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检举广告下美国为何未盛行告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00:13 新京报

  美国对检举的鼓励,为什么就没有形成所谓的“告密文化”、“整人文化”?其实,区别并不在于检举人的动机和行为,区别是在检举的背后,一整套制度和文化是不同的。

  我们最近去了一次北方,在回家路上,穿越了首都华盛顿。在接近华盛顿市的时候,隔一段,公路上方就有一块大大的电子看板。一般来说,这样的看板就是预告你前方的路况。扫了一眼,发现不对,居然是一句和公路交通毫不相干的话:“看到可疑行为请报告。

”下面一行,是一个免费电话的号码,还没有缓过神来,前方就又出来一块。然后,一块块内容完全相同的警语看板,一路伴着旅人们进入首都。

  这当然是“9·11”以后、也是欧洲一炸接一炸以后,出来的美国“新景象”。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前美国绝对没有这样的标语,所以真是吃了一惊:这是什么?这是鼓励大家检举揭发,说得难听点,是劝人告密呢!告密后面会是什么?我脑子不由自主就冒出“整人文化”、“告密文化”这样的字眼,马上就会想起如此文化盛行的情景。

  那么,美国真的发生了本质变化吗?仔细想想,美国从来就是鼓励检举行为的,只是“9·11”以前,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普遍号召罢了。不仅是美国,很多国家都是如此。在发生一些重大案件的时候,经常有警方在电视中鼓励知情者、或者获悉蛛丝马迹的人,出来揭发,甚至给予悬赏。知情不报,藏匿罪犯,还可能要被处罚。

  这种检举行为甚至发生在家庭中。人已经组成了社会。个人与自己的亲友关系,有可能和社会的关系发生冲突。假如你的亲人是一个严重危害社会的罪犯,你就很难避免陷入困境。一个恐怖分子,很可能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美国近些年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告发,就是著名的“校园炸弹手”的弟弟,揭发了自己的亲哥哥。这位炸弹手专门通过邮局寄炸弹邮包,自己深居简出,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破案。最终是这位弟弟通过自己对兄长文字风格的了解,突然对真相有所领悟。在告发之前,他去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沉思良久,说了一句话:“如果真是他干的,他应该被抓祝”可是,亲情仍在。弟弟在检举的时候,要求检察官承诺不判哥哥死刑。事后,将检举得到的一百万美元奖赏全数捐给了受害者家属。在他惟一接受的一次采访中,回顾儿时手足之情,毫不讳言自己对哥哥深感内疚。

  我们曾经看到过,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我们国家,曾经“告密文化”、“整人文化”盛行。甚至一度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回顾以往,人们对这样的经历感到深恶痛绝,而反省教训,总是很自然地把眼光落到“检举”、“鼓励检举”这样的“行为”本身。批判也常常是落实在个人行为和动机之上。

  我不由要想,美国对检举的鼓励,为什么就没有形成所谓的“告密文化”、“整人文化”?其实,区别并不在于检举人的动机和行为,区别是在检举的背后,一整套制度和文化是不同的。一套严格的制度,一个法治的文化,把检举的行为限定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范围。

  首先是,必须严格地划出“罪与非罪”的界限。比如说,“校园炸弹手”给人寄炸弹,是社会要求检举刑事犯罪。可是,布什总统不能任意规定说,谁反对我,就是需要检举的罪行。假如这样的话,现在美国民众投票选举的状况差不多是五五两分,就有一半人是反对共和党执政的,假如一个总统上台,就可以按照政治观点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那么,一半美国人就在被检举的范围内,整人之风就必然盛行。而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是因为在一个法治社会,只能根据行为、而不能根据身份定罪。

  又如,在“9·11”之后,人们很容易走过头,把某个宗教信仰和恐怖活动挂钩。在法国,就出现了不准回教女学生在学校戴头巾的立法。

  由于恐怖分子都明确宣称自己有宗教诉求,因此,假如美国要把一个宗教宣布为恐怖组织而取缔,找借口是一点也不难的。那么,假如以宗教为界限来划定“罪与非罪”,我们看到的电子看板,就可能是一场宗教迫害的整人开端了。

  可是,这一切不会发生。是人们对长久以来的制度建立了信心。假如说,国会在“9·11”的恐惧之中,在立法过程中不当地把“非罪”划到了“罪”的一边,那么,人们相信,它最终过不了司法裁定这一关。司法不受立法和行政的干扰,有独立判断和纠正不当立法的功能。

  在一个法治社会,检举也不可以是“密告”。根据宪法,任何一个被告,有权面对证人和证据。在司法审判面前,检举人不可以是“秘密”的,不可以匿名。检举只是怀疑。在被检举者面前,必须有一个“罪与非罪”清楚界定的、公平的审理程序。你可能被检举,可是,你不会清白无辜而被轻易陷害。

  在这样的制度和文化之下,社会才能够光明正大地要求公民检举罪行,检举才不是一个猥琐的字眼,而是一个公民堂堂正正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旅美知名作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