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要民主法治不要“民主作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09:52 南方都市报

  推荐

  领导干部主动作自我批评,喜欢说的一条缺点是“有时发扬民主作风不够”。这“作风”怎样才足够怎样不算够,有谁知道又有谁来加以界定呢?

  民主作风“主要指领导者善于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畅所欲言,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勇于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辩开展充分自由的讨论;对发表不同意见的人,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提到非常高的高度,甚至强调到事关“生死存亡”的“发扬民主作风”,也就是“发扬让人说话的精神和风格”。可说话是人区别于兽的特征,不让人说话,那还能算是个人吗?

  “发扬民主作风”,是领导者的专属。尊重不尊重,听取不听取,全取决于领导者,他不尊重不听取谁也没办法。一个“让”字,就泄漏了天机。既然他有“让”的特权,那他要是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谁都管不了。

  “民主作风”据说是优良传统。包括暴君嬴政在内的历代帝王,都是这种“民主作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受益者。没有任何帝王一贯不听取不采纳臣子意见的,臣子不说话不出谋划策,朝廷还养他干吗?人家皇上为此还搞点“组织制度保障”,设个谏官职务或机构什么的,有的还亲自“微服私访”,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东宫、西宫、兵部、刑部、户部等“各方面意见”,对天子、天朝而言并非难事,算不上多高的政治品格。中国观众熟悉大小臣子各方代表在朝堂慷慨陈词的场景,臣子们在御前直言不讳公然对阵,所表现出的那份坦荡磊落,如今的官场、官员不能望其项背。可这和“民主”能扯上什么关系呢?该叫什么就叫什么吧——那叫“朝议制”。如果硬要和民主发生联系,我就奉送一句好话:“朝内民主”,古已有之。

  民主和法治得以实行,则不存在什么发不发扬“民主作风”的问题。决策和执行过程不靠领导者的风格,作为公民委托的代理、代言人,依据法定授权和程序,在舆论监督、权力制衡下,他不能不让人说话,借给他个“中国胆”,他也不敢显摆他让人说话的“大度”和“宽厚”。真民主,领导者就没了“民主作风”,更听不到“发扬民主作风”的颂歌。

  可能又有人要指责我偏激了,那就看一下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中的一段话吧:“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原载凯迪网,作者黎明,本报有删节)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