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河上又见牛皮筏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11:13 兰州新闻网
黄河上又见牛皮筏子(组图)
  胡奎看着自己的心血终于如愿感到非常欣慰

黄河上又见牛皮筏子(组图)
  胡奎老人向记者介绍牛皮囊的制作工序

黄河上又见牛皮筏子(组图)
  当日孩子们成了最快乐的人

黄河上又见牛皮筏子(组图)
  “技术人员”正在水中绑浆本组照片均为

  8月12日下午2时许,从小西湖黄河大桥东300米的河边传来“嘿呦、嘿呦”的吆喝声,原来一架牛皮筏子在此试水,上边载着30人向河中心驶去。据了解,这是56年来,我市出现的惟一一架牛皮筏子,牛皮筏子由于其体积大、拉运量大,被人们称为:水上长途车。

  昨日中午12时许,10几个壮汉把气囊、排、桨等抬到了小西湖大桥东300米的河边,筏主胡奎大爷的儿子、孙子、曾孙子、以及热心的邻居都在忙着绑皮筏。现场人们的热情随着气温升高更加高涨。3时许,皮筏绑好了,儿孙们争先恐后地爬上筏子,胡奎一声令下,筏子载着儿孙与老人的希望离开岸边,胡大爷激动地望着大皮筏子渐渐远去。一位75岁的兰州老人胡奎经寻访多地,发现制作皮筏子这门手艺已快失传,即使有懂技术的工匠,其技术也不够传统,不够精细。于是老人决定自己动手制作皮筏,圆自己多年的梦想,更主要的是把这门手艺传给后人。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胡奎老人家。一进院子,4个立在院子中鼓鼓囊囊的黝黑的牛皮气囊映入记者的眼帘,随后,老人向记者娓娓讲述了牛皮筏子的故事……VVUUSS讲述:制作筏子耗时一年半

  据胡奎老人介绍,他花了一年时间准备,半年时间加工制成的牛皮筏,就等着下午上架试水。

  近一年的时间,老人四处奔波挑选合适的牛种,最后决定选用荷兰母奶牛为材料,据胡大爷介绍,选用荷兰奶牛从古到今他还是独一份,解放前中国没有这种品种,解放后又没人做这东西了。老人以每头牛五六千元的价格买了16头,经过宰杀、剥皮,最后能用的牛皮只剩5张。据胡奎老人介绍,筏子的选材非常严格,种了牛痘的、挨了鞭子的、剥皮时划伤的均不能选用,加工时先要将整个牛皮灌满水泡着,然后用石头慢慢的,一点一点的退毛,据胡大爷的老伴说:“制作起来非常麻烦,退一张牛皮的毛4个人做,得从早晨7点多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石头搓半天才能褪下一点点毛。”除了筏子必须有的牛皮气囊外,老人还准备了包括桨、包头、桨桩等必要的装备。因为柳木的柔韧度比较高,阻力小不易断,包头和桨皆采用柳木,在院外,记者看到一个长4米宽2米的排(筏子的架子)。

  回忆:筏子串起水上丝绸路

  据胡奎老人介绍,50年前,“牛皮筏子”就是从青海到包头的水上长途车,主要用于货物运输,黄河水面上漂满了牛皮筏子,当时最大的牛皮筏子可装载货物36吨,是4个有16张牛皮制作的筏子合成的一个拥有64张牛皮的超级大型牛皮筏,筏子里面还用来装载皮毛,食盐,药材等货物。由于皮筏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因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的说法。当时在包头有专门的筏子码头,卸完货后,“筏子客”们就将牛皮筏子上的木头架子拆下来就地卖掉,然后由骆驼拉着牛皮囊返回。在那个年代牛皮筏子充当着连接西部商路水上交通的主要工具,串起了一条西部水上“丝绸路”。兰州解放后,建设中山铁桥时,牛皮筏子穿梭于黄河两岸充当浮桥,运送建筑材料,为兰州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计划:做更多筏子漂流黄河

  胡奎老人说,筏子做好后会天天栓在河边,让外地人看看兰州的“牛皮军舰”,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坐着自己的筏子畅游黄河。结束采访时,胡奎老人激动的告诉记者:“今年我做了一个5张牛皮的筏子,明年我还想制作16张,9张,7张,5张,4张牛皮的筏子各一个,从青海的海石湾到宁夏的老龙湾试漂一次,把甘肃段的黄河流域游一下。等漂流成功了,还要漂流整个黄河。”

  作者:记者孙亚斐 武尚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