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八路和大艺术家张寒晖(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11:4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每当电视里或者广播里响起《松花江上》这首苍凉悲壮的歌曲时,当年的小八路、省轻工业厅离休干部雷根善便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歌曲的作者张寒晖,回忆起他与张寒晖在边区交往的岁月。 10岁当上了小八路 在县门北街1号院里见到了73岁的雷根善老人,他一边拿出十几张张寒晖当年在陕北边区时留下的照片,一边向我们回忆起过去的岁月。 雷根善的父亲当时在中共陕西省委工作,由于工作需要,他的父亲是悄悄走的,家里都不知道去了哪里,村子里很多人传说他父亲当了土匪。雷根善9岁那年,家里突然来了一个穿长袍的中年人,他将一封信交给雷根善的爷爷,爷爷看完信后才知道,他的儿子参加了革命,于是就让雷根善跟那个人一起走了。两天后,他们来到了耀县照金镇,当时这里是八路军115师后方留守处和陕西省委驻地。到那里以后,雷根善见到了父亲。 到照金的第二年,雷根善便参加了照金八路军总部八一剧团,成了一名八路军小战士。老人说:“当时觉得非常光荣,在剧团里一共有4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小八路,我们每天穿着制服和剧团里其他同志一起工作非常开心,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周围许多农村小孩看到我们穿着八路服时,都非常羡慕。” 见到《松花江上》的作者 1941年8月的一天,刚到边区不久的雷根善遇到了对他一生影响非常大的一个人,当时化名韩元的张寒晖。 老人说:“在边区的时候大家经常唱一首歌《松花江上》,在张寒晖到达照金的欢迎仪式上,我知道了这首歌的作者就是他。”那天,大家在照金礼堂以看戏的方式欢迎张寒晖,演出前,省委一位领导同志上台说,今天我们要欢迎两位同志,一位是韩元同志,一位是刘芳同志,他俩都是从国民党统治区来的,韩元是个音乐家,他做了许多抗日救亡工作,很有才能,会办报,能写文章,还会编剧,演戏。刘芳是从东北竞存中学来的,(当时他俩还未结婚,不久,经组织批准结了婚)。他俩的到来,为我们增加了新的力量。随后,那位领导同志让他俩站起来和大家见面,表示对他们的欢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人提议让张寒晖给大家唱《松花江上》,张寒晖站起来谦虚地说:“我唱得不好,是否叫刘芳给大家先唱一个。刘芳推让了一会儿,才唱了一首歌,张寒晖随后也唱了另一首歌。当时气氛很活跃,同志们都为张寒晖的到来感到高兴。 跟随张寒晖上山挖草药 过了几天后,张寒晖来到雷根善他们住的照金商店,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照金商店由省委成立的,是为省委购买武器和组织物资供给的部门。 省委迁到照金后,成立了关中财金分会,统一负责经济方面的工作,张寒晖经常来这里出主意,想办法,时间一长,雷根善就和他熟悉了,以后张寒晖经常带雷根善到他住的地方去玩,给他讲抗日故事,如义勇军怎么在大山里用绳网套住鬼子兵,游击队怎样给日本兵挖陷阱,财主克扣长工工钱反被长工捉弄等等。 由于当时边区的物资非常缺乏,生活困难,张寒晖到照金后,主动要求和其他同志一起搞物资工作。除经常与商店同志研究外,他还上山挖药材,挖野菜,并多次带雷根善上山。为了背药材,雷根善让从西安来照金的裁缝周正义缝了一个黄挎包,张寒晖提着一个农民干农活用的提笼,他们每人拿一把小锄头。那段时间,雷根善跟张寒晖学会了在树木和杂草中认识党参、甘草、蒲公英、茼蒿等药材和小芹菜、苦菜、野百合、小蒜等野菜,懂得了一些中药材常识,记住了一二十种药材。其间,他们挖了好几百斤的药材,有些晒干后卖钱,有些配成药方拿到省委卫生所治病。每次采药回来,他还经常和卫生所的医生一起研究治疗发烧、疟疾和湿疹的中药方。 走遍关中分区宣传抗日 正是因为张寒晖的影响,雷根善在1942年张寒晖奉命调回延安的时候,跟随剧团“南征北战”,为抗日演出和宣传。 雷老说,剧团的演出主要为了宣传抗日,让每个边区的群众都知道抗日的重要性,所以剧团就要走到每一个村子去宣传,当时每天最少都要走五六十里路,风餐露宿。冬天的时候,许多人腰上、背上都生了脓疮,连裤带都不敢系,只能一边提着裤子走,一边练习唱歌。 当时演出的内容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戏剧、话剧、歌曲……大多是以宣传抗日为题材的。演出的形式也是随机而定,有时在人少的村子把老百姓召集到一起,随地开演,遇到人多的镇子,也搭起舞台,大演一场。演出的地点就更多了,在村子边上,田间地头,山窝窝里,山坡坡上,凡是有人的地方我们都演。我们演的戏老百姓爱看,有时候演完一个还要再来一个,直到天黑才让停下来。就这样,几乎每天都不停歇地演了八九年时间,当时关中分区5个县的山山水水都被我们转遍了。 亲历《军民大生产》创作 1945年春天,张寒晖奉命又一次来到关中分区,雷根善再次和张寒晖一起工作。雷老清晰地记得当时见面的情景。 雷老说,那是在一个下午,他因为肚子上生了脓疮在卫生所换药,听说张寒晖来了,就马上跑出去,看到他还是那么和蔼,亲切地问这问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当时我和四个小队员住在一起,我们住的窑洞非常拥挤,在得知我生了脓疮后,他马上让我到他的窑洞和他一起住。这段时间是我最幸福的日子,我们只有两个被子,盖了就没铺的,铺了就没盖的,所以我们就铺一个被子盖一个被子。他经常关照我去换药,帮我打水扫地,教我怎么演剧,教我唱歌。 在这期间,雷根善亲历了张寒晖创作《军民大生产》的过程。雷老回忆说,那是剧团去宁县时的事情,当时大家在陕甘交界的刘家店子一个山梁上休息,在一棵大树下,张寒晖把我们4个小队员叫到一起,教我们唱歌,那首歌是他采集的民歌陇东小调《磨炒面》,当时的歌词是这样的:鸡叫头餐吆呵咳,叫二餐吆呵咳,月亮出来推炒面……他教一句我们唱一句,很快学会了这首歌。在下乡的日子里,张寒晖又根据这首歌的曲调填词创作了后来家喻户晓的《军民大生产》。不久,这首歌传唱到了延安,唱到了全边区,唱遍了全中国。 张寒晖和《松花江上》 在照金的日子里,雷老和张寒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后的日子里,他逐渐了解了张寒晖的经历和他创作的《松花江上》。 张寒晖1902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定县西建阳村一个日渐落破的教书先生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在当时的新式小学教书。但在当时传统思想影响下,不愿断送张家的书香之脉,他的祖父和父亲还是让7岁的张寒晖入私塾读书。幼时的张寒晖聪明但是非常淘气,11岁时到距他家10里的翟城村高小读书。在学校期间,受到孙中山民主主义熏陶,并对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唱一些民谣和爱国歌曲。 1920年,张寒晖中学毕业,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曾受民主主义影响的他直接去了北京,在北京私立电气工业学校学了一年电工。1922年,他考入我国第一所培养话剧人才的学校,由陈大悲等人创办的“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这以后开始他的文艺创作。1925年张寒晖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张寒晖更是以革命大业为己任,长期活跃在陕甘宁边区,创作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他说:“人民群众是艺术的第一源泉,只有群众艺术才是深远的、无穷无尽的。要想丰富自己,必须经常到群众中去吸取营养。” 张寒晖1936年来西安工作后的多年间,一直致力于戏剧、话剧、歌曲的创作,其间创作了无数好作品。他总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了解人民的疾苦,作品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这期间他曾创作歌曲《松花江上》,不久,这首感人肺腑、震憾人心的歌曲很快便在古城唱响,随后又迅速地传遍全国,成了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催化剂,鼓舞着成千上万的同胞加入到抗日运动的行列。 西安事变发生后,西安的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来到西安,下榻在金家巷张学良公馆。黎明前,驻扎在东城楼上的东北学兵队唱起了《松花江上》。那痛彻心肺的歌声,划破黎明前的星空,飞到周恩来的卧室。周副主席听完城墙上那凄凉幽伤的歌声后来到院子里,向卫兵学会了这首歌。在参加东北军军官的一次集会上,他亲自指挥大家唱起了《松花江上》,悲怆的旋律把离乡背井的军官们带回了沦陷在日本铁蹄下的东北,“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所有的军官都热泪盈眶,那泪水又像火种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救亡怒火。 张寒晖生活简朴,凡事总是先想到别人,在自己生病的时候仍坚持工作,1946年3月11日,因长期积劳成疾,张寒晖在延安逝世。他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艾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艺术家为其题词,其作品《松花江上》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广为传唱。《军民大生产》以其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生动风趣的群众语言、豪放雄壮的旋律,被收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