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会感恩”不能仅写入守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23:56 红网

  红网『字体: 大 中小』日前,上海市教委、市文明办近日正式颁布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增添了"学会感恩"的要求,受到了媒体的普遍好评。

  对亲人们的关怀,对朋友们的情谊,对陌生人的善举,不懂得感恩,这是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在《中学生守则》写入“学会感恩”的要求,无疑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但笔者认为,“学会感恩”仅仅写入《中学生守则》是远远不够的,在当今忘恩负义

的事情司空见惯的社会,“学会感恩”四个大字应该也写入小学生、大学生守则里,写入每个成年人心里,写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理念中。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但在平时的言传与身教中,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教育孩子。父母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因为孩子不知情,当然也不会对父母感恩。因而在一些孩子看来,父母的劳动与付出就是他们的义务。“他们是我的父母,我是他们的心肝宝贝,他们自然应该对我好”的思想在孩子们中很具代表性也就不足为奇怪了。如果不改变当下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孩子就会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是理所当然,就难以谈得上尊重、关心父母,就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回报。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充当学生感恩教育的急先锋。然而,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分数决定一切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升学大棒的指挥下,很难觅见感恩教育的一席之地。并且,很多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这不仅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也是道德教育中的残缺。在这种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就是将《中学生守则》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一定就能知道感恩。他们往往是说得好听,做得难看。因此,感恩教育在写入守则的同时,学校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们潜移默化的教育。

  再到社会上走一走,发现如今社会上忘恩负义的事太多了: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曾耗资300万元,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自己重病住院,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他;北京保安员冯志飞为救一落水女子被河水吞噬,面对逝去的恩人生命,获救女子反问“谁让他救我的?”;救了19人的重庆开县农民金有树,他救的人中,有的不但不感恩,反而还说救人者是为了得奖金……这样的环境怎能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我们应倡导、弘扬感恩的文化,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一切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知恩报恩的社会,从而在感恩的氛围中走向和谐。(稿源:红网)(作者:黄寒英)(编辑:耿红仁)(2005-8-120:11:49)(2005-8-100:00:23)(2005-8-6 0:19:02)(2005-7-90:12:37)(2005-7-70:19:52)(2005-5-5 14:41:54)(2005-3-210:12:16)(2005-3-110:01:26)(2005-3-1 12:53:05)(2005-1-9 21:43:06)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