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还有更多家庭会“接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02:45 新京报

  此次活动86个爱心家庭从270个报名家庭中选出

  

还有更多家庭会“接力”

  短短两个小时的相处下来,小瑜脸上笑容不断。昨日,濮存昕和爱人将云南盈江县15岁的艾滋孤儿带到家中,开始了两天时间的新生活。

  

还有更多家庭会“接力”

  濮存昕找来一双自己的新篮球鞋给小瑜穿上,说:“我也爱打篮球,有空了我们一起打。”

  

还有更多家庭会“接力”

  虽然与法国叔叔语言不通,小伟还是渐渐放松下来。昨日,来自河南的艾滋孤儿小伟被一美籍华人家庭领走。

  本报讯“欢迎你们回家”,北京孩子唐彭向86名来京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大声问候。昨日,第二届全国关怀艾滋病致孤儿童夏令营开营,这些艾滋孤儿将在北京的“家”里尽享亲人关爱,明星义务宣传员濮存昕和蒋雯丽,已将自己来自远方的“孩子”带回家。

  这86个爱心家庭是从270个报名家庭中胜出的,中国关工委人员作为组织者介绍说。爱心家庭代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彭丽红已经是第二次参与了,在今年“五一”期间由本报参与举办的“牵手艾滋孤儿”活动中,她家就曾将一名来自山西的艾滋病致孤儿童领回家中。“孩子不能没有爸爸妈妈,他们太需要母爱了”,彭丽红说,这就是她再次参与的理由。她11岁的儿子唐彭也说起,他与来自山西的“哥哥”小峰生活了3天,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小峰哥哥”受了那么多苦,还能很坚强的面对生活,“一定要让他和自己一样快乐”。

  而同样是爱心家庭成员的濮存昕说,虽然相处时间很短,但无论如何要让孩子们在北京这几天,生活有一些改变,让他们开阔眼界,萌生希望。

  濮存昕家来了个新“儿子”

  孤儿小瑜和北京亲人共度第一天

  昨日上午,作为爱心家庭的家长,濮存昕将来自云南的15岁艾滋孤儿小瑜(化名)领回了家。

  上午10时40分:牵手

  开营仪式进入尾声,台下一角,濮存昕的妻子宛萍已经有点急了。她手里攥着标着“1号”的爱心家庭手牌,不时地向台上的濮存昕张望。“再把屋子收拾收拾,就要到了。”她给在家中的女儿芳芳打电话叮嘱着。

  宛萍身旁,小瑜显得有点紧张。黑瘦的他总是低着头,拉扯着衣角,不出一声。

  小瑜是彝族,父亲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死亡,母亲承受不了打击服毒自杀,来京之前,他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艰难过活。

  濮存昕终于走下了台,他直接将手伸向了小瑜,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自然。“昨晚已经见过一面了,我爱人非常喜欢他,我也很喜欢他。”在离开会场的路上,濮存昕逢人便夸自己新“儿子”。

  上午11时30分:回家

  濮存昕位于东城区的家,是一个96平方米的三居室,装修后变成一室两厅。在位于阳台的书房内,一家人为小瑜收拾出一个小空间。

  小空间里放着濮存昕不少宝贝: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战斗机模型和他的演出剧照。

  此时,电视上正播放四国篮球赛的新闻,这是小瑜和濮存昕共同的爱好。芳芳也是一个篮球迷,篮球成了家里新的话题。濮存昕一时兴起,让女儿拿出一件签过名的姚明球衣给大家看,之后又将一双心爱的“AND1”运动鞋送给小瑜。“来,看看合适不。”他蹲下身,为小瑜系上了鞋带。

  中午12时10分:团圆饭

  “饭来了1宛萍和芳芳招呼着,母女俩手里20多个快餐盒装着的,便是今天中午丰盛的家宴。

  主食除了北京的肉饼,还特别备有云南的米线。小瑜有点不自在,很快就吃完了饭,忙着收拾碗筷。事后濮存昕对记者说:小瑜很懂事,懂得照顾别人。

  濮存昕问小瑜,打算去哪里上高中,小瑜的回答很迟疑。“我在猜他是不是没有做好上高中、甚至上大学的准备,我会鼓励他去上大学。”他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要让孩子们的眼界更开阔一些。

  下午3时:逛国博

  濮存昕亲自驾车,把一家四口拉到了国家博物馆,濮存昕一家将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和“郑和下西洋纪念展”两场展览。

  昨天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纪念日,对于这一天来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濮存昕表示,他带小瑜来国博主要是了解历史,了解北京。

  “我这两天的时间就是属于他的。”今天,小瑜将随他去沈阳,多见见世面。

  爱听歌的孩子有了“外国”妈

  美籍华人郑女士说,小伟和别的孩子没有不同

  本报讯昨天,来自河南新蔡县14岁的艾滋孤儿小伟(化名)来到了一个特殊家庭———美籍华人郑女士和她美籍法国人丈夫的家中。

  在那里,小伟有了一个比他小一岁的混血儿小伙伴。

  “虽然国外和国内公益事业的方式可能有所区别,但这次结对,我和我丈夫都觉得是一件好事。”郑女士还说,她的丈夫还觉得结对的时间不够长,“孩子过来几天,互相都还没熟悉呢,就走了。”小伟的父母于5年前双双去世,除了一位年老的姥爷,家中再无他人,现在他在河南的一处福利机构居祝

  在被问及家乡的名称时,小伟特地强调:“新蔡的‘蔡’是蔡依琳的‘蔡’。”不爱说话的小伟却很喜欢听流行乐,“电视里、录像带里常看到。”小伟说自己会唱许多歌,但都唱不全。

  昨天到郑女士家后,小伟和郑女士的儿子一块打起了乒乓球。郑女士家中还有一些外国朋友在,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外国朋友,小伟说自己倒是没什么特别不适应的。

  “小伟适应得很快,他和别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这点让郑女士很宽慰,她带着小伟转了大半个北京,接下来的几天还要和小伟进一步沟通,“看看孩子对哪些更感兴趣,都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

  对话

  “艾滋孤儿更需要亲情”

  蒋雯丽希望孤儿们有一个温暖环境成长

  本报讯昨天,新理了发的小雷迎来了自己的新朋友———蒋雯丽的儿子、4岁的铁头。身在杭州某剧组的蒋雯丽多次打电话到北京家中询问小雷的安排情况。

  为什么蒋雯丽要把艾滋孤儿接回自己家?本报记者前日和这位爱心家庭的成员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

  “想让孩子看到更多一些东西”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带小雷去天文馆参观?

  蒋雯丽:因为我听说主办方这次会组织孩子们去参观很多景点,我就考虑他们安排以外的地方。对于孩子来说,去参观天文馆这样的地方可能比其他一些景点更丰富一些。

  去天文馆前,我和小雷聊天,他都不知道宇宙,不知道太空,不知道地球之外的一些事物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子从来没想过这些,更别说去了解这些东西。

  新京报:这几个小时接触下来,有没有觉得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蒋雯丽:我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孩子,也没觉得他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他惟一有一点不一样的是,他说的话都是书面语言,像背课文似的。我在车里与他对话时,他都用书面语言。不过,他放松后就好多了。后来我们在回来的车上还说方言,因为我们都是安徽人。

  “失去亲人的孩子需要更多关爱”

  新京报:您把小雷带到家里,您自己也有孩子,您没有任何顾虑吗?

  蒋雯丽:因为我自己知道,小雷父母虽然是感染艾滋病去世的,但是他自己没有被感染。他是一个健康的孩子。而且这次夏令营来的艾滋孤儿都是健康孩子,而事实上,我国的艾滋孤儿基本上都是健康的孩子。像小雷这样的孩子,基本都是在父母感染之前出生的。而即便是艾滋病感染者,由于众所周知的艾滋的三种传播途径———血液、精液与母婴传染,所以正常在一起生活、吃饭是根本没有问题的。

  新京报:您认为,把艾滋孤儿接到家里,这一种形式怎么样?

  蒋雯丽:我觉得值得推广。我问小雷,如果有个北京的家庭想收养你,你愿意吗?

  他摇头,因为他舍不得自己的姐姐、奶奶和家乡。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亲情、需要爱。他即便看到北京这样的城市,仍旧想回到亲人的身边。所以我们社会应该多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因为失去亲人,这些孩子童年受到的打击已经很大,如果社会对他们赋予更多的关爱,他们将来也会这样对待别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