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喜看藏乡气象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4日04:31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何勇 郑少忠

  8月7日,出藏南重镇泽当,驱车南行十余里,来到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居委会。

  当年,克松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尽管对这里的发展早有所耳闻,但真

正走近时,眼前的景象还是令人一震:绿树掩映的村落中,200户居民一多半住的是藏式两层小楼。昌珠镇镇长丹吉引路,我们走进路旁一户普通藏民家中。门外停着“东风”牌卡车和拖拉机,院里各种鲜花争奇斗妍,瓦蓝的太阳灶上正在烧水,摩托车停放在树荫下。屋内,29英寸新彩电被两只大音箱簇拥着。女主人热情地从冰箱内取出葡萄等水果招待我们。丹吉镇长告诉我们,克松的人均纯收入约3410元,这家的生活水平在克松算是中等偏上。

  “订单大蒜”富藏民

  尼玛卓玛家的大门下,堆放着不少紫皮大蒜。好客健谈的卓玛告诉我们,这是预留的蒜种,明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今年第一次种,6亩大蒜纯收入2万多元,“多亏了党支部帮我们争取来这个好项目”。

  克松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吾金次仁介绍,今年乃东县农牧局与天津一家企业签订了大蒜订单合同,支部经过争取拿到了部分订单,农牧局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可种惯了青稞的当地农民担心赚不到钱,不肯种。除了开会外,支部成员挨家动员,算经济账:一亩大蒜按最低价格也能收入1500元。终于,有37户农民动心了。

  7月16日,县农牧局的同志来到地头。200亩地收获11万公斤大蒜,全部装车,加上此前收的3万公斤蒜薹,一共60万元,直接点给了蒜农。藏民们激动地给他们献上哈达、啤酒,表达诚挚的感谢。

  藏族青年闯四方

  一连串了几家,见到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居委会主任索朗说,现在是赚钱的好时候,80%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原来不是这样的。”索朗说,“在农牧区藏族人的老观念中,出去闯荡是不安稳的表现。”

  随着全国对口援藏力度加大,山南地区发展迅速,基本建设加快。藏式建筑的内部装饰独特,特别需要画工、编织工,很多急需用工的企业招不满,但有手艺的克松人还是不愿意走出去。党支部和居委会及时上门做工作,引导鼓励年轻人出去打工。在干部的“劝说”下,精于西藏传统绘画的嘎多,在2001年率先走出了克松,把本地的能工巧匠组织起来,利用绘画手艺,承揽房子的内部绘画和雕刻,收入不菲。如今,他们的生意已做到了日喀则、林芝等较远地区。

  在干部的“鼓动”和嘎多示范下,克松的木匠、石匠、毯工们纷纷走出家门,外出揽活,月收入过千。如今在克松,农牧民原来耕地放牧的茧子手,很多握起了方向盘,跑运输、搞客运、开出租,全居委会已有卡车30多辆。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14日 第七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