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共淄博市纪委 淄博市监察局关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8:27 淄博新闻网

  各区县委、人民政府、纪委、监察局,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纪委、监察局,市直各部门、各单位:现就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依法规范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作如下紧急通知:一、进一步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针对影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四乱”、“四难”和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提出了环境立市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规定措施。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坚决纠风治乱,全市总体的机关作风、工作效率、依法行政和文

明服务水平不断有所改善和提高。但是,当前影响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1、行政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够。有些部门没有按照规定将审批事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或是只在服务中心挂号,仍回原单位办理,规避监督,继续搞“体外循环”。2、“三乱”现象特别是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有些部门与中介机构或所办实体明脱暗不脱,将部门的职能转移到中介机构,指定“服务”,强制“服务”,以服务名义收费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的将已经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转到有关中介机构或其他组织继续收费;有的仍然不经报批乱检查、乱办班、乱收费。3、收费行为不规范。有些协会、学会依托部门职能擅自出台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变相收取赞助费、宣传费,收费不开具正规票据。4、有的搞部门和行业垄断。利用部门特权,借检查、办证和达标之机,要求或暗示企业购买指定的高价物品和接受高价“服务”。5、有的行政乱作为。利用部门职能和岗位特权,吃、拿、卡、要、报,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6、工作效率低下。有些部门行政不作为,承诺不践诺,不讲诚信,没有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AB角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遇事不为服务对象着想,办事推诿扯皮,工作态度蛮横生硬。7、有的本位主义严重。有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规范化管理为名,上收审批权限,过去在区里能办理的事项,现在要到市里办理,工作环节不减反增,办理时效不快反慢。8、有的不依法行政。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不积极、不坚决,工作不按程序,不讲规范,随意性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干扰了招商引资和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助长了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我市的形象,若不抓紧加以解决,就难以“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二、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项制度规定2003年以来,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公务人员职务(岗位)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市纪委、监察局制定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三乱”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规定》、《关于对行政审批中违纪行为处分的暂行规定》,市直有关部门也出台了《机关工作文明服务规范》等。最近,市委、市政府又从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高度,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这一系列制度规定和部署要求,要继续坚决贯彻执行,特别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和认真落实好政务公开、服务承诺、违诺责任追究、失职追究制、首问负责制、AB角制、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切实转变作风,提高效率,依法行政,进一步优化包括招商引资在内的经济发展环境,保障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三、切实加强监督检查,认真查处顶风违纪案件各级各部门接此《紧急通知》后,要立即组织传达学习,结合本部门本行业实际,认真对照检查,找出问题,列出单子,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切实取得企业和群众满意的整改实效,并于8月底前写出自查报告,经部门“一把手”签字后报送市纪委、监察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利用执法监察、效能监察明察暗访、受理投诉和行风评议等手段,督促检查优化发展环境各项措施规定的落实情况,总结树立先进典型,弘扬廉洁勤政风气。对顶风违纪的,特别是本《紧急通知》下发后继续违纪的,要认真查处,该处理的处理,该通报的通报,该曝光的曝光,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坚决追究部门分管领导和“一把手”的责任。全市各企业和广大群众对各级党政机关、中介机构、协会和学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要大胆监督,发现问题主动揭发举报并积极配合查处(市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监察投诉中心举报电话:2773333)。

  2005年8月12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