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化危局为机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9:05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黄明朗

  《辞海》注释,危机是潜伏的祸机,是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危机。以宁波为例,套用一句老话,虽然形势大好,但也问题不少。今年初以来,经济增速趋缓,一些重要指标“滑落”;能源紧缺,国际油价一路飚升;欧美相继对中国出口产品设限,对宁波一些企业造成不利影响;“海棠”、

“麦莎”等强台风先后影响我市,部分县市屡遭重创,等等。

  人们对待危机的态度和处置危机的方式不同,其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最高的境界当推在严重困难的关头,表现出大智大勇,将危局彻底化解,变成发展机遇。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化危局为机遇的事例不胜枚举。最近央视报道,内蒙古乌兰集团打算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大量闲置的厂房建设热电厂,但当地政府却有两点忧虑:一是建电厂将产生大量粉煤灰和炉渣,担心城市“建起一座电厂,变成一个灰场”。二是当地严重缺水,电厂每天所要消耗的3万吨水从何而来?这使企业投资建厂面临“流产”的危局。后来,经过反复协商,找到了解决办法,企业在上热电厂的同时,建设水泥厂、污水处理厂,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和炉渣成为水泥厂的原料,电厂产生的余热可以为城区集中供暖,电厂建起一根大烟囱,可拔掉三百多根小烟囱,拆掉四百多台小锅炉,每年减少烟尘排放上万吨,污水处理厂将城市污水变成中水,满足乌兰集团和其它企业的生产用水。

  此举可谓“一石多鸟”。正如央视记者所说,路子对了头,劣势就能转化成优势。换句话说,就是“化危局为机遇”了。化危局为机遇是需要条件的,其奥妙就在一个“化”字上。虽然危机发生的领域不同,时间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化解的方式和途径也必然不同,但其中仍有规律可循,我们不妨以乌兰集团为例举一反三。

  一要有进取精神。乌兰集团生产的电力和水泥畅销不衰,但集团领导人认为,搞事业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回避矛盾意味着丧失机遇,不求进取本身就是灾祸的根源。因此,他们在新项目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不是轻言放弃,而是知难而进。

  二要有宏大胆魄。危机决非一般困难,如果在危机面前吓破了胆,必然方寸大乱,手足无措。反之,“骤然临之而不惊”,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最终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冲破难以想象的难关。

  三要靠超常智慧。在危机面前,固然不能不作为,但也不能乱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许多困难、问题,前人不曾遇到,“本本”没有记载,只能用自己的智慧逐一解决。在尖锐对立的矛盾面前,乌兰集团没有断然拒绝,也没有盲目蛮干,而是用企业家的长远眼光,不在“额外支出”面前斤斤计较,而是朝前看,算大账,兼顾各方利益,发挥创造性思维,最终找到多种矛盾“同步解决”的完整方案。

  四要下超大力气。有了解决问题的好主意、好办法、好方案,还不等于大功告成,还必须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付出艰辛的努力,期间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生出若干变数,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更何况,危机的化解不可能一蹴而就,旧的危机解决了,在一定条件下又会产生新的危机。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细致的作风,进行连续作战,才能把美好的设想变成完美的现实。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