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节约型社会与健康的市场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2:48 人民网

  节约型社会是健康的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存在着“亏损型”的市场经济。所谓亏损型的市场经济,就是在资源的耗费中存在着巨大的“外部性”。简单地说,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过低价购买殖民地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降低制成品的成本,然后通过不平等的贸易规则,将制成品出口到殖民地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并以此来实现本国经济的增长。

  作为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既不能奉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通过资源的掠夺实现本国财富的增长,同时也不能无节制耗费本国的资源。所以,发展节约型的社会就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许多人看到了能源危机,看到了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但是没有看到市场经济的外部性,没有看到传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矛盾。某些地方官员在引导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满足于做表面文章,以为在日常生活中厉行节约,只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没有看到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看到节约型社会与健康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没有从体制和制度建设方面为建立节约型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说明决策者已经将节约型社会与健康的市场经济有机的联系起来,并且通过体制建设和政策制度创新,努力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具有明显的趋利性。如果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赢利机会,那么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加大投资,而这样做很有可能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浪费。所以,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市场经济的滞后性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在有些地方,节水节电作为看得见的节约措施,人人都能理解,但是,对重复建设、盲目投资所带来的资源耗费却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注意到。因此,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特别是提高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水平,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中国的市场经济才是健康的市场经济。

  从表面上来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是,只要政府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能够代表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那么,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发展不但不会产生紧张关系,政府的宏观调控反而能够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发展。当前政府部门提倡的节水节电节能措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提高能源消耗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在更大的范围内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所以,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并不是抑制某些行业的发展,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节约型社会是一种资源合理分配的社会。资源的稀缺性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基本假定。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大,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会越来越突出。人们要想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创造更多的财富,必须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节约型社会首先是一种资源配置公平合理的社会。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人的主观愿望与外在行为都可能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方向和资源耗费的数量,只有通过科学的博弈,将每个人的主观愿望与外部行为统一起来,并且制定共同的规则,才能使得社会真正成为节约型的社会。如果政府强调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通过行政手段,强求一律,但没有从根本上满足每个人的主观愿望,那么,政府出台的各项措施可能会在短时期内产生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有通过民主的方式,将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统一起来,并且落实为具体的法律规范,那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当前,某些地区政府部门过于偏重采用行政命令降低能耗,而没有通过软性的教育和刚性的法律规范,统一人们的认识。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这些地区一定会重新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所以,政府部门不能满足于行政命令,而应当通过更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工作,提高市场主体和广大公民的节约意识,只有这样,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工作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

  总之,节约型社会是健康市场经济的表现,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与发展健康的市场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减少资源配置的浪费现象,并且通过宣传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发动广大的市场主体自觉投身到节约型社会建设当中。

  作者:乔新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