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陕西铭刻抗战史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5:06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陕西铭刻抗战史册(图)
  八路军东渡黄河。资料图片记者姚村社实习生谭璐张虹8月9日上午,古城的天气略显阴沉,在位于兴善寺东街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办公楼三楼的一间会议室里,记者就陕西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专访了该室宣研处处长、副研究员姚文琦。

  红色圣地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1936年冬,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中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训斥。12月4日,蒋介石再次威逼张、杨“剿共”。张、杨秘密决议,一不打内战,二不离开西北,对蒋介石实行“兵谏”。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应张、杨的邀请,派周恩来等前往西安调停。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张学良代表东北军,杨虎城代表十七路军,同蒋介石的代表宋子文、宋美龄举行谈判,三方达成了协议。周恩来亲自会见蒋介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9月改称第18集团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随即,中国工农红军在渭北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从泾阳县云阳镇、富平县庄里镇誓师出发,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陕西有数万健儿,或由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或脱下农装,拿起枪炮,参加人民军队,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陕西作为西北之咽喉,尤其是陕甘边区作为全国模范抗日基地、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示范区,既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又是坚持抗日战争的后方基地。它成为日军狂轰滥炸的主要目标之一,8年中,日军飞机轰炸陕西560多次,投弹1.36万余枚,死伤民众万余人,炸毁房屋4.3万余间。一次死伤在百人以上的市县有西安、宝鸡、汉中、安康等,其中西安多达6次,轰炸时间之多,范围之广,居全国前列。

  西安八办

  1936年春末,为解决红军物资供应问题,在美国朋友史沫特莱的帮助下,中共地下党员刘鼎以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一号院“冯海伯牙科诊所”为掩护,设立了党的地下交通站。“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地下交通站的基础上,成立了“红军办事处”。挂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教导队通信训练班”的牌子,这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孕育过程中,中共设在国统区的半公开机构,是中共中央的派出机构,之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驻陕办事处”,简称“西安八办”。八办成立后,和中共陕西省委一起,通过西安各救亡团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

  八办还是连接延安与各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的桥梁。抗日战争时期,约有2万多人经此进出延安。其中接待最多的是爱国青年,他们为报效中华、拯救民族危亡,克服艰难险阻,或从海外,或从沦陷区,或从大后方来到西安,要求西安八办介绍他们前往延安学习和工作,为了保证他们顺利抵达延安,西安八办秘书科于1937年初设立了学生股,专门负责此类接待工作。1938年冬,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把小提琴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并由此顺利到达延安。抗战期间位于西安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成为海内外热血人士关注的热点,千千万万爱国青年从这里奔赴延安。

  西安八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设在国民党管辖区成立最早、坚持斗争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办事处。这里既是通向延安的革命桥梁,也是国民党统治区的“红色堡垒”。

  黄河之滨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来不及训练休整,就于9月上旬,由驻地陕西富平、三原等地经渭南、合阳、澄城、白水,于韩城芝川镇渡过黄河,奔赴华北抗日前线。9月初,115师余部在誓师会后第二天告别云阳,沿着第344旅的行军路线,经富平、澄城、合阳,前往韩城渡河东征。9月3日,嘹亮的军号划破黎明,120师1.4万钢铁战士在富平庄里整装待发,“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此起彼伏。师长贺龙跨上战马,率领部队踏上东进的征程。在党组织的组织下,街道两旁站满了送行群众,他们手捧食品、水酒,肩挑粮食,为勇士壮行。部队经蒲城、白水、澄城、合阳等县,于9月10日抵达韩城芝川黄河渡口,主力部队立即东渡。11日清晨,贺龙率领余部登上木船,在奔腾咆哮的黄河激流中,向着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驶去。

  在120师出发3天后,朱德、任弼时、左权于9月6日率领八路军总部机关和随营学校及特务团从泾阳县云阳镇出发,途经富平、蒲城、白水、澄城、合阳等县,于9月16日在韩城芝川渡过黄河。9月15日,八路军总部进入韩城,中共韩城县委书记孙昶组织群众进行服务。国民党韩城县长王文光亲自出城迎接。16日,朱德总司令和任弼时、左权、邓小平等从芝川渡口登上大船,驶向抗日前线。站在船上,朱德总司令向同志们讲道:“古人中流击楫而誓,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我们此次出征,不把日寇赶出中国,也决不复渡黄河!”一只只普通的木船,承载着民族健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中流砥柱,奔向战火熊熊的华北抗日前线。

  坚强后盾

  在持续8年的抗战中,陕西的千百万妇女群众,同样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保证前方将士的物资供应,边区妇女从各个方面对前方进行支援。在许多接近军队的村庄,妇女们自动组织起看护队、缝衣队、洗衣队。当八路军路过村庄时,当地妇女积极帮军队寻找住房,烧水做饭,缝补洗涤,执行看护。

  抗战把极少出家门的边区妇女从锅台边召唤到广袤的田地上。她们挥起钁头,摇起纺车,成为生产战线上的生力军。大生产运动中,妇女们在纺织方面做出的成绩最为突出。妇女们组成了生产合作社,组织起来织毛袜、手套、毛裤、毛衣。她们还积极参加农业、手工业、家庭副业生产,学会了种、锄、收、打等各种农业技术,完全担负起了后方的生产任务。抗战中,边区妇联积极配合政府,发动和组织妇女参加自卫军,青壮年妇女都踊跃参加,同男自卫军一道,成为保卫边区的主力。

  据1938年的不完全统计,边区女自卫军人数已达4.6万余人。战时,她们不仅担负着交通要隘的警戒放哨,还担负着保卫群众、维持地方治安的重任。延川永胜区二、三乡有两个班女自卫军约五六十人,她们白天盘查放哨,晚上轮流查户口,任何生人不带路条,都难以经过这两个乡。抗战妇女是伟大的。正如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所言:“只有动员千百万妇女群众,才能在全面抗战中驱逐日寇出中国。”

  喋血卫国

  8年抗战中,三秦儿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党中央和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抗日救亡运动由中心城市不断扩大到广大农村。8年中,仅陕甘宁边区就有3万青年参加八路军;8年抗战中,在陕西国民党统治区征集兵员120多万,训练壮丁近40万,以陕西当时人口计算,平均不到9人就有一人应征;抗战中陕籍军民牺牲达数十万人;每年陕西国统区负担军粮270多万石,占全国交纳粮赋的百分之八左右。陕西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动人的英勇事迹,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乐章。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以太原为据点,分兵攻吉县、下同蒲,迫使阎锡山溃退克难坡。日军以重炮轰击黄河西岸,派飞机到西安、咸阳进行轰炸,日军若再沿同蒲路南下,就可由永济越过黄河攻陕西潼关,直取平民、朝邑、渭南等县,陕西乃至整个大西北危在旦夕。在陕西战事极为吃紧之际,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爱国将领孙蔚如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制定了在沿河地区组织民众开展游击战争的计划。山西忻口人续俭被派往平民县任县长。到任后,续俭只身遍走全县各乡,每到一处,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卫国保家。一个月时间内,就组织起了由42人组成的“平民县渡河杀敌游击队”。游击队一到永济,爱国爱家的热血男儿纷纷要求加入,数日之内,竟扩编到五六百人。5月28日傍晚,游击队与敌人在仁阳村铁道旁相遇,激战一夜,敌伤亡惨重,给养断绝,弃城远逃。

  太原沦陷后的1938年2月,日军以5个师的兵力,沿同蒲铁路大举南下,向晋西北和晋南发起猛烈攻势,直逼河防。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以肖劲光为司令的河防司令部,以后又成立了神府河防司令部和两延河防司令部。在历时4年的保卫河防战斗中,八路军河防守军先后击退日军进攻78次,毙伤日军2000余人,缴获作战物资一大批,日军未能进占我边区一寸土地。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是由中共西北特支领导的人民军队。1935年12月国民党陕西警2旅4团9连在长安县引驾回起义,部队进入秦岭山区后,改编为陕南游击纵队。1936年8月,陕南游击纵队在陕西镇安改编为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115师344旅警卫营。1937年8月底,344旅随八路军115师从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役。在山西代县中解口,警卫营第一次独立与日军正面交锋。全营官兵英勇出击,猛冲猛打,消灭日军50余人,缴获枪支近百。战斗中营长何振亚、政委李雪三的警卫员均负重伤倒下,汉阴籍战士刘华林在被敌打掉下巴骨后仍顽强战斗。1937年12月,警卫营被编入115师344旅687团第二营。1938年7月6日,在山西阳城町店,二营再一次与日军交锋。日军出动汽车100余辆,山炮100多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二营官兵不畏强敌,同日军展开了白刃格斗,毙伤和俘敌100多人,击毁敌汽车20辆。这次战斗二营付出了极大代价,第四连参战123人,战后只剩下13人。在山西抗日前线的秦巴勇士,不畏强敌驰骋疆场,浴血苦战,全营1000余人,有700多人为国捐躯,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爱问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