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23:07 人民网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人民时评:为何“过劳”?从36岁博导早逝谈起(组图)
  “何勇,这位年仅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因‘弥散性肝癌晚期’于8月5日与世长辞。家属与学校同事公认的死亡原因是过度劳累。”类似这样的“过劳死”报道,这些年是越来越多了,此处不再赘述。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过劳死”事件,另一方面是许多人仍然为了某些目标奉行“五不一干”的工作与生活态度:不看病,不检查,不休假,不疗养,睡不足,带病干。这种态度源于思想“病”,而且“病”得不轻。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人占65.6%,10小时以上的人已经超过20%。另一项调查表明,82%的人选择了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惟一条件是“奖金如果足够高”,看来,认可“过劳”的人不在少数。

  在传统的观念中,社会道德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人们努力拼搏,为工作“积劳成疾、死而后已”普遍受到推崇,有着眩目的光环。如今,在以消费水平来评判一个人社会地位今天,加倍工作,及早拥有豪宅、香车、巨款,又成为很多人“过劳”的原因,也为许多人称许。总之,“工作着是美丽的”观念在被滥用,超出了人们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过劳”就像是“集体癔症”,愈来愈浓地弥漫在整个社会。其实,不论是出于什么奋斗动机和目标,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过劳”都是一株罂粟,它在展现着缤纷花瓣的同时,孕育着有毒的果实。

  其一,“过劳”对国家、家庭和个人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过劳”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是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猝死的重要因素,也是“亚健康”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猝死的害处显而易见。例如何勇的英年早逝:对个人而言,命都没了,何谈抱负,何谈贡献?对家庭而言,永远失去了亲人。对国家而言,何勇的离世,难道不是我国运筹学界的一个损失?

  亚健康的害处则是可直接导致多种疾病,一个潜在的病人,无论对谁来说都不是好事,尤其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这样的人多了,那么这个社会、这个民族能称为是健康的吗?

  其二,“过劳”浪费社会资源。延长劳动时间、熬夜,会增加电灯、电话、空调和纸张等的额外开支。因“过劳”而引发的各种疾病的医疗费用,等同于相应减少了社会福利,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有时,甚至是“赔本买卖”。

  其三,“过劳”降低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英国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有63%的人认为自己工作时间太长,工作效率会下降,而且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美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期刊》2004年发布的一个研究报告预测,因为勉强上班导致的生产力损失占员工生病对公司造成损失的60%,这一数字大大高于缺勤、医疗残疾福利的花费,这对一些公司来说显然会带来致命的杀伤力。所以,“过劳”从经济学角度讲,不是一种“投入最小,效益最大”的最佳工作模式。

  其四,“过劳”使社会竞争更加激烈。香车、豪宅、高学历、事业有成,这些成功的标志既诱人又有限。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得到这些,人们的竞争日趋激烈,精神负荷和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

  也许我们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奋斗,怎样奋斗,生活和工作的关系也还没有理清。但是,我们应该看清“过劳”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方式,因为我们的身体负重是有“临界点”的,这是科学。

  要想从根本上狙击“过劳死”现象很难。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黄席樾教授建议立法防止“过劳死”,也许这值得期许,但首先还是思想观念上的“病”要想法治好,因为每个人的健康和寿命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

  作者:王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