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办高校问题调查(五): 民办高校 如何走出“寒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8:58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16日消息 8月10日、11日、12日,《新闻纵横》连续播出了特别报道《民办高校问题调查》,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很多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节目,表达自己的看法。

  听众反馈

  呼和浩特市一位民办大学校长打来电话说:“我是研究高职教育的,也是一个民办院校的校长。你们电台连续报道,我听了以后十分激动,而且我打电话给我的很多学生和同事让他们注意收听。我感觉这篇报道就好像久旱逢雨呀!一些民办院校因为利润的驱动,欺骗招生的现象已经到了不遮不掩的地步了,学生受骗,家长吃哑巴亏。特别应该看到的是我们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力不从心,成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甚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你们作为国家的新闻媒体,为国家、为人民作了一件大事呀!感谢你们!你们以媒体独特的这种功能提出问题,让社会关注,在关注的同时也提醒了好多人不要上当受骗,这样就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好几位曾在京桥大学工作的老师也给记者打来电话,纷纷反映,学校不仅骗了学生,还骗了老师,学校长期拖欠他们的工资,他们也是受害者。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一位教师告诉《新闻纵横》记者,就学校招生中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他们曾多次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查处。他说,在这样的学校工作,作为教师,他们也感到良心不安:“我们那些招生回来的老师跟我讲,那些家长啊,为了让孩子到这来上学,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卖掉,就这样凑的学费,有些亲朋好友感到穷山村好歹有个学生出去能上大学了,大家凑钱,就这样来上学的学生。我听后觉得心里良心特别愧疚。在这个学院工作,良心上特别过意不去,等于是助纣为虐,帮助他一块在骗学生。”

  短信平台上,手机尾号5414、来自深圳的一位朋友说: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办学资质的信息发布,同时加大对招生广告的审查力度。手机尾号5186、成都的听众说:民办高校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别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监管不力、放任自流、甚至同流合污。

  很多听众对曾在京桥大学涿州校区就读的一千三百多个孩子的遭遇表示同情。有听众指出,民办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仅影响孩子几年,还可能影响他们一生,而且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有更深的危害。江苏徐州于先生:“把这些孩子一会儿卖到这里,一会儿卖到那里,最后小孩的世界观、价值观就出现极端思想,他们都血气方刚啊!。他就会不但不报效祖国、报效社会,最后还带着有色的‘眼镜’看待社会。这种事情,对社会的和谐是有危害、有影响的。”

  问题根源分析

  如何看待部分民办高校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学者和从业者都表现出相当的忧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曲恒昌教授:“这个事情如果发展下去,是非常严重的。它就不仅仅是几个民办高校的问题,也不是一些学生的问题,它恐怕要从根本上把咱们国家新确立的教育体系,就是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共同发展这样一种体系要毁掉的。让民办学校在群众心目当中威信越来越低,生存环境越来越差,那么整个地萎缩下去。那就必然回到我们原来僵死的、单一的办学体制了,就没法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这是和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背道而驰的。”

  探究部分民办高校问题产生的根源,多位专家、学者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外部环境导致民办高校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几位专家、学者在形容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现状时,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一个词:寒冬。他们说,目前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在宏观领域已经给予了民办高校和公办大学平等的法律教育地位和待遇,但是在更多更具体的微观政策领域,比如学生学籍管理,包括乘车、医疗、就业待遇,以及能否享用助学贷款、毕业证书有多大的社会效力等方面。民办高校还很难和公办高校“平起平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专家劳凯生教授:“我们现在的政策和法律对待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在某些规定上还有不平等的地方,也就是说在某一些规定上可能对民办高等学校有歧视的做法,这就导致民办高校现在的生存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相对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非常单一,全凭吸纳的学费滚动发展,所以招生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所民办高校的生死存亡。但是近几年,民办高校在生源上遭遇几股“寒流”:一是公办大学扩招,导致民办高校可选择的生源减少;二是依托公办本科院校兴起的独立学院,分食了民办高校的市场;三是民办高校自身,最吸引学生的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2004年被取消。劳凯生教授认为,这几年,民办高校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残酷,正是在这种外部环境下,一些民办高校出现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专家劳凯生教授:“现在1000多所民办高等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高等学校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导致他们要想尽办法去获得生存的条件,包括能够招更多的学生,来改善自己现在办学的现状。这就导致有一些人可能会采取一些不规范的做法甚至是违反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做法。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大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应当给予民办高等学校以更多的关注,让他们能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和公立高校一起发展,因为他们也是在为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做自己的贡献,所以我想没有理由去歧视他们!所以大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还要再做改善,这样才能最终地杜绝你们所说到的违法现象的出现。”

  原因之二:部分民办高校目光短浅,惟利是图。

  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业内人士都表明这样一个观点:民办高校办得好会赔钱,办得不好反倒赚钱。业内人士解释说,尽管《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文规定,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是这个合理回报到底是多少、如何能取得,国家目前没有明确规定。所以,一些注重办学质量的民办高校,反而会因为对软、硬件的大量投入而处于负债经营的状态,而那种投入少、只靠夸大宣传拉生源的学校反而会趁乱赚上一笔。专家指出,这种目光短浅的经营思路,势必使民办高校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曲恒昌教授认为,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者商业动机明显,有很强的功利意识,这种办学理念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办学效果:“有一些办学者的办学理念有问题,他们办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办学,不是培养咱们国家需要的建设者,他们主要目的是赚钱。所以他把赚钱和办学这样一个主次关系颠倒过来了。这样的话,他们在办学当中就不可避免地忽视办学的质量、只求赚钱。”

  原因之三: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力量薄弱。

  许多专家认为,民办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我们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乏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民办高校这个教育市场还认识不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专家劳凯生教授:“因为民办高校的运行机制是一种市场的机制,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是通过市场来运行的,而我们现在这个教育市场还是一个非常不规范的市场,它和其它市场不一样,到现在为止,相当多的人还没有认识到教育市场这件事情,包括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所以对于教育市场的管理,实际上我们现在是很软弱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曲恒昌指出,在管理上,个别地方还出现教育腐败:“我们在管理上有很多问题。民办学校的管理,现在有的主管部门要么他不管,要么他就直接管理。而且在管理过程当中,从各地发现的,也有教育腐败的问题,就是管理者跟民办学校中的一些很不正常的东西结合起来。”

  各位听众,又快到大学新生入学的时候了,仍然会有上百万考生在遗憾中被拒绝在普通高校的大门外。要满足他们的求学渴望,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民办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使命。怎么解决民办高校存在的种种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投资人、从业者该如何做?千百万学生和家长拭目以待,全社会都在拭目以待。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张春梅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