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38年的占领终于告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9:03 解放日报

  巴勒斯坦外交部副部长阿布·鲁代奈,昨日接受本报专访称:很高兴!真的很高兴!我们又能拥有这块本就属于我们的土地了!我们的百姓都很开心,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很难说和平曙光是否已现,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就像我们的领导人阿巴斯所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不过,以色列必须在未来向巴方移交约旦河西岸地区和东耶路撒冷,直到1949年边境线。从加沙开始,我们迈出了一步,正走向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这片堪称全球最著名的流血冲突频发地,昨走过历史性一天。

  38年前,以色列打赢第三次中东战争,占领了加沙等大片土地,从此暴力纷争不断。

  38年后,北京时间昨晨5点、当地时间子夜零时,以色列正式开始“单边撤离行动”,第一阶段先行撤离加沙地带21个犹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北部4个定居点的居民。

  长达38年的占领,可以一夜撤离,但愿,长达38年的仇怨也能真正和平曙光初露……

  这样的一次撤离———平静大于冲突

  十几米高的铁栏杆徐徐落下了。子夜零点,加沙地区最大的犹太定居点“古什·卡提夫”,入口处标语醒目:“禁止通行!”

  天亮后,数千以色列军警,开始挨家挨户敲门———48小时内不撤,就将强制执行。

  而撤出者,将得到以色列政府的赔偿,每户30万至50万美元不等。

  毕竟是多少年的情仇纠葛,此次单边撤离计划,以色列要在3周内将8000多人撤出,甚至还要动迁40多座居民坟茔……一天过去了,撤离情况怎么样?

  昨夜,记者电话接通当地居民阿杜则,回答简洁:“还顺利吧。”

  然而,就在撤离前一天,数百犹太定居者到坟场祈祷:“不想任何人触碰你”;400名反对者堵塞了“古什·卡提夫”定居点路口,有人点燃了轮胎;约200名犹太定居者与以军士兵发生冲突,高喊“犹太人不驱逐犹太人”。

  而在昨日,正式撤离第一天,平静却大于冲突。

  新华社记者在撤离现场看到并报道:大部分定居点都关闭了大门,士兵和警察无法入内,只得在门口等候。士兵称,他们将尽量劝说,但绝不强行闯入。以军总参谋长哈卢茨说:“15日和16日将是十分敏感的日期,17日以后将是展示我们决心的时候。”根据计划,以军将从17日开始强行撤离定居者。

  居住在这里22年的乔斯说,定居点中有30多户人家已开始打包装箱准备搬迁,她和朋友们选择留守。当然,“一旦别无选择,我们只能离开。”

  昨日,以国防军南方军区参谋长盖伊表示:已有20%的定居者完成搬迁,估计拒绝撤离的定居者不会超过50%。以军发言人埃里说,这次行动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因对象是“犹太兄弟”,要“行动谨慎、动之以情”。

  不过,昨在达鲁姆定居点,还是发生了与巴勒斯坦人的交火……

  昨日,巴勒斯坦,在积极配合撤离、部署大批安全部队的同时,盛大的庆祝活动已经开始。语调激动的巴勒斯坦人阿杜则反复说:“很高兴!很高兴!”

  早在两天前,几千名巴勒斯坦人在加沙港口集会———“开启驶往自由的航程”。

  昨日拂晓前,巴勒斯坦圣战者组织,深夜“庆祝大游行”,蒙面武装分子一路频频鸣枪。

  “加沙即将和平,即将自由!我们的国土被以色列占领,我们遭受了太多的苦难,我们渴望解放,渴望全世界的巴勒斯坦难民能够回到祖国。”阿杜则告诉记者:加沙聚居着140多万巴勒斯坦人和约8000名以色列犹太人,其中犹太人定居点占据大量土地,上百万巴勒斯坦人,却仅占三分之二地区……

  昨日,以色列国内,风平浪静。

  中国交远国际经济合作公司驻以代表处职员张晓苏告诉记者:“7月沙龙提出‘单边撤离’时,我所在的特拉维夫地区也有反对者集会,还有人在街上发布条,蓝色赞成,橙色反对,系在车上表明立场。不过今天,没几辆还系着布条了,一切都看来如常。”

  这样的一块土地———38年血腥不断

  38年来,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后,加沙等地就一直是流血冲突的代名词。

  本来,在1947年联合国协议下,这里是要一分为二“和平共处”的,但因民族宗教历史纠葛,纷争不断。直到1967年的“一战定江山”,以色列大举获胜,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大量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就此,38年冲突不断,血腥不断,暴力不断。

  虽然在1994年,巴以冲突离和平最近的那一次,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原则宣言》,接管加沙和杰里科,加沙地带60%左右的土地实现完全自治,但没两年,以色列总理拉宾不幸遇刺,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土地换和平”原则,强调“安全换和平”,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加沙等地在短暂的和平后,又陷入了长期混乱不堪中。特别是2000年9月,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再度引发旷日持久流血冲突。

  翻开全球冲突史,恐怕也没有一个地方像加沙等地这样冲突持续时间如此之长、频率如此之高、声名如此之著。这里,俨然已成和平的反证。

  而今,按计划,以色列将在今年10月前拆除军事基地后撤离,正式将加沙等地移交巴勒斯坦。

  ———这是和平曙光吗?

  这样的一个节点———沙龙以退为进?

  是和平曙光初露,还是沙龙以退为进?记者专访沪上专家。

  是务实双赢?

  “这次撤离极可能成为下一步和平路线图推进的前奏,成为两个灾难深重的国家重建家园的第一步。结果应当是双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室主任李伟建说:实际上,从这次各方的反映就能知道,说是说单边行动,但看来应是在行动前进行过协商,没有谁觉得反感。

  “对以方来说,可更有效保障安全与未来谈判的主动。”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朱威烈表示:巴勒斯坦也是一致欢迎的,因为这将有助于他们实现独立建国的梦想,阿巴斯就把这看作以色列在积极贯彻“路线图”计划。“目前巴勒斯坦内部,哈马斯和巴解两派的分歧,主要在于究竟谁的功劳大———巴解认为是其执行了正确的政策,而另一派声称是他们对以的武力抵抗‘把以色列人赶出了加沙’。”

  是最佳选择?

  其实早在前年,沙龙政府就曾提出撤离计划,“至今才实现,说明多方条件更成熟了。”

  在政治上,“和平路线图”计划本就要求以色列首先撤出一部分占领土地,而以国内呼唤和平的声音不断高涨,也给沙龙政府巨大压力。

  在经济上,加沙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对以政府来说其实早成了负担。3年多来的频遭袭击,令以方不仅要负担大量的军队开销,且承受着国际社会的道义压力。

  在战略上,以巴领土之争的焦点,本就不在加沙,而是约旦河西岸。

  因此,从加沙地区撤军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是争取舆论?

  “沙龙极可能以此为筹码,争取舆论,在未来的以巴和谈中掌握主动。”李伟建认为:“即使以色列此次完全撤离加沙定居点,但以方在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的定居点,都在有计划地不断扩大、巩固,以色列希望以这种方式既缓解压力、又造成占领耶路撒冷的既成事实,这才是沙龙决定撤离的一大动力。”

  朱威烈也表示:“尽管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次撤离将对未来中东局势产生积极影响,但鉴于巴以局势错综复杂,这一影响仍有待观察。此次以色列将归还的土地,实际只占整个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1.7%,撤离人数也只占以定居总数的4%。”

  而沙龙能否顺利完成单方面撤离,也还存在变数。李伟建说:“如果巴勒斯坦无法安全接管,让国内激进派停止袭击,那么以色列很有可能进行报复,短期内不排除重回定居点的可能。”

  (集成:郭泉真)

  链接 以色列“单边撤离行动”日程

  三阶段,到10月正式移交给巴民族权力机构。

  加沙21个定居点撤离,需2—3周

  准备期:8月13日—8月15日,禁止非加沙定居点居民进入

  自愿期:8月14日子夜之前,加沙定居点居民及其车辆可自由出入搬迁

  正式期:8月15日0时—24时,向滞留居民发布正式撤离命令,并协助撤离

  强制期:8月17日开始,强制撤离滞留居民

  约旦河西岸4个定居点撤离,需1周

  清理废墟及撤出军事设施,需1月对定居点内房屋部分拆毁,再由世界银行招募的巴勒斯坦承包商彻底拆除

  和平进程第一步

  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 顾特曼

  在我看来,此次撤退仅仅是通往和平进程新时代的第一步。

  一旦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关注的焦点将转向巴勒斯坦方面,转向他们希望及计划怎样建设这片由巴勒斯坦完全控制的土地。

  撤离后,有4个关键问题必须仔细评估并重点关注:安全、经济发展、外交、国际援助。

  关于安全问题,如果巴勒斯坦人能按“路线图”计划履行承诺,停止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将会为此地区带来和平稳定。但如果巴领导层允许恐怖袭击继续下去,以色列将不得不自己采取必要措施,保护民众安全。

  关于经济发展,以色列将努力提供、协调并推动援助和经济合作,及商品、服务和劳力的自由流动。

  在国际社会支持的“和平路线图”框架下,撤离行动将有效推动外交活动。

  在此过程中,国际社会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供援助,确保撤离成功进行。

  以色列同时希望,此地区的阿拉伯邻居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共同将中东建设成为一个和平、稳定而协调的地区。

  本报记者 杨立群 林环 梁建刚 郭泉真 实习生 王颖蓓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8621)63521111转网络部传真:63515783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