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民工讨薪该找谁(人民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9:56 人民网-人民日报

  苏显龙

  近日,在西安市高新区一个工地院落内,40余名农民工为讨要被拖欠了一年多的80万元血汗钱,临时搭建起“民工讨薪维权新闻发布会”会场。在会场的对面,是他们流血流汗建起的“半拉子”楼房。

  拖欠农民工工资,近年来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两年前,重庆农妇熊德明对温家宝总理讲的一席大实话,催生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清欠风暴,各级政府想出种种办法,全力以赴集中解决欠薪问题,声势浩大,卓有成效。此举在年终岁尾暖了广大农民工兄弟的心,让一些农民工一家人过了个团圆年。

  可是“风声”一过,农民工讨薪似乎不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再去讨薪,腰板就没那么硬了。“在这大半年里,我们先后找了相关的多家单位和政府部门,但都没得到明确的答复。”40多名农民工依然讨薪难。

  为了讨薪,一些求告无门的农民工采取了私力救济的手段,堵包工头家门、缠在工地上不走、有的干脆长期露宿在欠账单位大门口,甚至不惜以“跳楼”相威胁……这些无奈的手段,实际效果又有多少?不得已,如同西安那40多名农民工一样,许多农民工为讨薪选择了向媒体求助。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选择法律手段?

  诚然,这几年来,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他们为讨薪而打官司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是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是很好。为了那区区几千甚至几百块钱,他们请律师、找仲裁、上法庭,费了不少劲。官司总算打赢了,一些农民工终于拿到久违的工资;但更多的农民工却没有这样幸运:因为对方无钱等原因,他们的胜诉判决一时半会儿执行不下去,还薪依旧遥遥无期。

  “民工讨薪维权新闻发布会”的出现,同样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反思:如何才能切实建立起一种完善的制度体系,从事前、从源头,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发生;在过程中,随时监控并及时阻止拖欠的发生;在拖欠发生后,能为农民工们提供高效便利的行政救济、法律救济。

  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为此做了实实在在的努力。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黑名单”并对外公布,有的地方法院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了高效、免费的诉讼“绿色通道”……这些努力积少成多,农民工们离讨薪难就会越来越远。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模糊,大批进城的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在就医、工伤保险、养老保障及其子女教育、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仍然没有被纳入城市管理者的视野。这种不公绝不仅仅关乎外来工正当权益的维护,更关乎城市本身的稳定、长远发展甚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实,一个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不幸。公民维权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相关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将使整个社会的平等、公平和正义得不到充分体现,最终将影响全社会的和谐。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16日 第五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