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山深处的领路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09:59 人民网-人民日报

  袁华 段红伟

  地处豫西深山区的河南栾川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十五”期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32万人,农村人口占80%,常年过着“吃粮靠统销,穿衣靠救济”的日子。现如今,栾川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而且一举跨入了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强县行列。

  是什么力量让栾川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县委书记张献会为我们解开了谜团:“正是我们培养了一大批不仅自己致富能力强,而且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干部;培养了一大批爱岗敬业的‘特色村支书’,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村党支部党建工作思路,才换来栾川今天的脱胎换骨!”

  杨岳,是栾川县村党支部书记的一面旗帜,53岁的他拉过矿石,赶过毛驴车,开过拖拉机,靠党的富民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十多年前就成了冷水沟村的百万富翁。就任村干部的第一次“就职演说”,由于没有事先准备,脸憋得通红的他撂下了三句话:“第一,村里有17万元的债务,我拿钱垫上,先甩掉这个烂包袱;第二,公公正正为大家办事,若有不公,大家吐我一脸唾沫;第三,任期内如果不能让村里变样,我就辞职,17万元充公!”哗哗哗……长久而热烈的掌声在大山中回荡。杨岳没有食言,在他的带领下,到2005年6月份,全村拥有固定资产已达300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达到5300元,农用汽车50辆,50家农户买起了私家小轿车,90%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1470口人的村子拥有手机1000多部……用村民的话说:“遇上了这样的好支书,俺想不富都不中!”

  杨岳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栾川县委清醒地认识到,在栾川,许多村与冷水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于是,以杨岳为典型,精心打造的“五四三”工程应运而生,即利用三年时间,把全县1/5的村打造成冷水沟式的小康村,把全县1/4的村支书培养成杨岳式的村支书,把全县1/3的农民党员培养成杨岳式“双强”党员,以此辐射带动全县213个村全面向小康目标迈进,为保证措施落实到位,县委果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

  健全的选育机制、优惠的扶持政策催生了一大批“特色村支书”。

  三川镇姚湾村牛红喜,是栾川培养的众多“特色村支书”之一。去年夏天,牛红喜抓住矿产资源价格回升的良好机遇,先是外出引资500多万元将本村400多米的河道裁弯取直,建起了大型尾矿库,之后又上安阳、下郑州引资2000多万元在本村建起了4个选矿企业,经济打了翻身仗,并直接带动300多名农民进厂务工,月收入均达800元以上。

  潭头镇蛮营村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然而单一的粮食生产并没有让该村的经济发生多大的变化。村支书张海军上任后,带领群众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动员群众将全村的120亩土地都种上了美国红提,兼种川乌、黄姜等中药材,使该村成为闻名全县的红提基地。

  现如今,在栾川像牛红喜、张海军这样的村支书已达174个,在他们的带领下,全县已拥有各类民营企业1003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达到36家,全县已建成中药材专业村32个,食用(药用)菌专业村28个,林果业专业村39个,养殖专业村14个。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16日 第九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