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祖先是中国人 因此我们是华人--华人访谈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0:08 新华网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华人访谈录

  王赓武:

  “从文化上讲,我是一个华人”

  王赓武教授撰写过22本专著,还编写了另外28本书。他是公认的世界上研究海外华人的最高权威。他本人也是一位海外华人,在数个城市居住过。因此,无论从学术背景来看,还是以个人经历而言,他都很有资格探讨在当今的民族国家内作为一个华人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是否成为华人取决于家庭影响。如果你来自一个认同自身华人身份的家庭,你就会成为一个华人。是否成为华人还是一个自我身份认同的问题。这位东亚研究所所长指出,人们有多种不同的身份,他们会挑选其中一种加以强调。

  王赓武现年74岁,还担任华人遗产中心副主席一职。他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泗水,在马来亚的怡保长大,曾在中国南京短暂求学,后又去了伦敦,随后来到新加坡和吉隆坡,在大学教书。然后他去了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并担任过香港大学的副校长。1996年,他回到新加坡,就任东亚研究所所长一职。

  王教授现在持的是澳大利亚护照。他是否曾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

  “不!”他坚定地说。他说:“我始终明白,从文化上讲,我是一个华人,我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与此同时,我也很清楚政治认同意味着什么。因为民族国家这个现代观念非常重要,我总是尽可能地表明自己的国籍。我记得曾经不得不仔细思考这个问题,但我认为我没有感到过困惑。”

  他认为,华裔新加坡人坚持说自己是“新加坡人而不是华人”是“非常奇怪的,而且令人悲哀”。

  他说:“(他们)否认自己的华人文化特性或者说血缘。我对此感到迷惑。他们怎么会这样呢?如果你没有历史感,你的未来也很渺茫。知道自己从哪儿来、自己的根在哪儿以及历史上发生过的所有那些伟大而可怕的事情能增强一个人的身份感。”

  记者问

  :杨荣文外交部长说,虽然我们在文化上是华人,但我们在政治上是新加坡人。这两者能够完全分离吗?

  王赓武答

  :从法律上来说,这是非常明确的。在服兵役和参与国家事务时,你是在与国家的各项事业和安全产生认同。因此,你表达的是你的政治效忠。

  文化认同涉及的则是:我对学习中文很感兴趣;我的传统文化;我的祖先曾做过什么;是什么使中国文明成为这样一个伟大的文明;它如何才能继续保持生命力。

  这与你是否是新加坡人无关。每个人都有多个身份,你希望突出哪一个会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问:

  那么,在界线变得模糊时又如何呢?比如华裔新加坡人为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而欢呼?

  

  :他们并没有把这当成一个政治问题。事实上,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反应:“中国人干得不错,因为我是华人,我感到我能从中受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分享了他们的成功。”

  只有如下的说法才带有政治意义:“既然这样,我打算移居中国,加入中国国籍,为她而战,反对她的敌人。”

  问:

  那么政治问题呢?例如,当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比如美国———出现争端时,华裔新加坡人站在了中国一边。

  

  :这也未必就带有政治意义。也许你会觉得中国没有错,是美国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你同情弱者,反对强者。这是人的一种天性,与政治背景甚至文化背景无关。这不是因为你在政治上认同美国或者中国。

  问:

  是什么使一个人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2000年来,是否是一个中国人取决于某些特定原则。其中最主要的那些出自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培养了一个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按照一些获得皇帝认可的重要观念治理国家,比如孝道是对皇帝效忠的根本。 如果你接受了这些原则,你就被认为是一个中国人。

  大部分中国特性来自家庭关系。对普通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如果你来自一个认同自身华人身份的家庭,你就会成为一个华人。这些联系将所有有着相同认同的家庭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如今所谓的“华人”。

  从本质上来说,家庭与血缘紧密相关。这是一个生物学问题,其最根本的本能表现就是宗族。这与政治认同或文化认同无关。

  问:

  一个具有中国血统的人否认自己的中国传统是否意味着他不再是中国人了?

  

  :自我身份认同是最根本的,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问:

  杨荣文说,中国的复兴使全世界华人再次感到骄傲。这是否意味着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叠?

  

  :100多年来,当有人问你是否是华人时,他们通常是居高临下的,甚至还带着一丝轻蔑。他们面对你时想到的是中国已经衰弱这一事实。因此,直到不久前,许多华人还是或者戒备心很强,或者将骄傲深埋心底。因此,你的个人地位是与中国的地位相联的。这就是非华裔人群把你视为中国人的原因。无论对错,这种联系始终存在。

  成立超:

  “中国是娘家,新加坡是婆家”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老一辈人必须把中华传统传下去

  一些人围桌搓麻将的时候,78岁的老人成立超茫然地轻叩烟斗里的烟灰。到底是什么使一个华人能称其为华人?这个问题令他困惑不解。更具体地说,到底什么使在新加坡的华人可以称其为华人?

  对于在新加坡芽笼的广西和高州会馆会长成立超来说,“中国性”是一个人身份的根深蒂固的内在部分。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用汉语说,“华人之所以是华人,就因为他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我们的祖先是中国人,因此我们是华人。”

  记者问

  :但是,如果一个人不会讲华语,对中国文化一窍不通,不承认自己是华人呢?仅仅按身体特征来界定华人不是没意义吗?

  成立超答

  :是的,称这样的一个人是华人或许是没意义的。不过,没关系,他依然是华人。他的皮肤是黄色的————永远无法变成黑色或白色。他无法选择。

  问:

  外交部长杨荣文曾经说过,新加坡华人应该认清自己在文化上是华人,而从政治角度来看是新加坡人。两者能完全分开吗?

  

  :就像是嫁出去了的女儿一样。无论怎样,中国是娘家,是我们可以常常回去看看的娘家。但是,最终我们会效忠于新加坡,新加坡是我们的婆家。

  问:

  你为什么觉得一些新加坡华人似乎已忘了他们的中国血统?

  

  :我曾问一位年轻的潮州人祖籍哪里。他回答说后港。事实上,这是像我这样的老一代人的错误———没能确保年轻人记住他们的祖籍。我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我们忙于生计,却因此忽视了对孩子们的传统教育。我们也没有注意到全球化的迅速影响———我们没有意识到年轻的新加坡人会如此之快地忘记中国的文化传统。

  问:

  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呢?

  

  :从我们会馆来说,我们要努力适应形势。譬如,我们开始成立年轻人的组织,召集年轻人到巴淡旅游,参观来自广西和广东高州的名人公墓。

  林方华:

  “当一名新加坡人和当一名华人不矛盾”

  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华人社团不会消失

  在当选新加坡华人社团领袖后4个月,林方华(音)接受了《海峡时报》的采访,讲述了新加坡华人社团的重要意义和华人社团对推进华人在新加坡地位所起到的作用。作为新加坡华人协会联合会秘书长的林方华表示,新加坡华人团体肯定不会消失。新加坡华人协会联合会管理着新加坡近200个华人社团。现年58岁的林方华先生是一家大型百货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他表示:“今后20年内,华人社团仍然会存在。”

  记者问

  :新加坡年轻人似乎对宗族并不热衷,你感到担心吗?

  林方华答

  :不担心。没有必要为此过分担心或者大呼小叫。我们所寻找的华人社团领袖是40岁出头的人。这些人已经事业有成,家庭稳定,会有时间为华人社团服务。没有必要在一些正在为生计而奔波的人里寻找华人社团领袖。这些人很可能更关心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

  问:

  那么你采取何种战略让年轻人慢慢走上领导岗位呢?

  

  :现在,几乎所有的社团活动都是以年轻人为目标的。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参与社团的活动,然后慢慢让他们与社团之间建立联系。等他们到了40岁出头的时候,他们就能做好准备和愿意为社团服务。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从我们已经看到的情况来看,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根的意识会越来越强。

  问:

  那么你相信华人社团在新加坡会一直存在下去?

  

  :是的。大多数社团都有稳固的根基,不会消失。社团的角色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过去,建立社团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亲人,帮助穷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因为当时没有一个很强大的政府来做这些事情。

  现在,虽然政府已经很好地履行了这些职责,但社团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因此,我们正在尽力确保中华文化传统能够保存下来并世代相传。

  问:

  政府在帮助穷人方面所发挥的越来越大的作用是否会压缩社团的生存空间?

  

  :我们所扮演的角色是填补政府无法顾及到的地方。政府必须照顾到所有种族,照顾到每个人。尽管新加坡拥有强大而且能干的政府领导人,但不可避免有一些新加坡公民会被遗漏。这就给了我们提供帮助的空间。

  问:

  一些大的社团也许会继续存在下去,但规模小一些的也能存在下去吗?

  

  :每个组织都必须要有存在下去的理由,否则,这个组织就必须离开历史舞台。是的,一些小的华人社团也许会像海滩上的卵石那样最后消失。这很正常。但许多社团已经对自己的管理机构进行了改革,这些社团会继续存在下去。

  问:

  在不断变化的新加坡,越来越多的年轻华人更认同自己是新加坡人而非华人,这是否使华人社团的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呢?

  

  :这使得华人社团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这很可能意味着我们必须做更多的工作来推进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 (完)(来源:参编)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