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媒介批评:网络实名制 几人欢喜几人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4:47 人民网

  话题来由:

  韩计划实行网络实名制 旨在遏制网上犯罪行为〉进入

  韩国信息通讯部近日表示可能在10月底之前实行因特网实名制,韩国大多数网民对此表示赞成。但也有一些人强调,在推行因特网实名制的过程中,要对个人信息的保密问题给

予重视。

  腾讯QQ将实行社区管理员实名制〉进入

  7月20日,腾讯公司发布了《关于即将开展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实名登记的通告》,称“将于近期进行QQ群创建者和管理员实名登记工作。方兴东说,由于腾讯QQ“第一个吃了螃蟹”,在网络实名推广的初期必定会有一些阵痛。一方面,实名制的推行需要腾讯有一个完善的身份验证体系,这将增加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腾讯QQ一支独秀的局面早已不再,现在的腾讯QQ面临着MSN、网易泡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围追堵截,实名制的实行势必会造成一部分QQ客户的流失,对于QQ的竞争对手而言,这不啻于一个拓宽用户群的大好时机。

  我国将启动网络游戏实名制 行业强制标准将出台〉进入

  网络游戏内容不健康,民族原创产品不占主导,未成年玩家沉溺上瘾……针对当前我国网络游戏存在的突出问题,文化部和信息产业部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将实行网络游戏实名制,严格审查游戏内容,提高网络游戏经营的准入门槛,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我国的网络文化市场进行大力整顿。

  网络实名制投石激起水花一片

  忽然有一天人们惊讶的发现:纯净的网络虚拟世界变的越来越混沌,从前的天使正在走向堕落,一个魔鬼的形象却越来越清晰。于是匿名性之克星——实名制被捧到了众人的手心之中,随后网吧实名登记制度、游戏分级实名制、非经营性网站备案制度、互联网用户注册实名制接连推出,结果如何呢?

  网络施行了实名制,这样也会激发大家更理性、更有建设性地发言了,以前一些流于情绪化的语言渐渐少了。这样也有助于大家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交流得更多,更广泛。如果非要说实名制限制了人身自由,那只是限制了部分人恶意攻击的自由。当然,施行网络实名制也不是说全部都用,应该有两种方式存在,让网民有选择的自由。而在某些领域实行实名制是绝对是利大于弊,比如网络游戏,网吧登记,网上购物等等。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电子商务也正飞速地发展着,网络实名制无疑能提升网民的信用度,从而降低电子商务中因诚信带来的风险,这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现在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网络实名制无形中也为青少年健康地使用网络作出了规范。

  “防”不如“疏”,即对于网络上产生的不良现象,与其严加防范、不断降低网民的自由度、不断限制网民的活动范围,还不如加大网管的职责,尽量做到及时删除不良信息,疏导不良情绪。因为“防”是被动的,无论哪个网站也不能做到天衣无缝,而且,对网络限制过多,可能会堵塞很多网民的正常宣泄途径,造成心理隐患,继而发展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我认为,网络实名制如果一定要实施,也应该分领域实行,尤其是经济领域,比如签订合同,网上购物,再配合电子签名法,肯定能解决不少现存问题。但是在群组、BBS这些方面,最好还网友以自由。

  作为一个普通网民,网络实名制能给你带去多大损失?有人说校验身份证比较麻烦,公安部门自然有身份信息数据库,只要公安机关的数据库与各大网站建立链接,最多也就第一次留言需要身份验证,以后你保存密码不就可以了吗?要知道你每次登录邮箱还要输入密码呢,进行留言输入身份证号码进行验证下就显的多余了吗?网络实名制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解决一个身份验证问题而已。对于网络实名还是积极点看吧。不要把网络实名制描述的那么恐怖。更不要唱走调了“网络实名制”,好像只要实名互联网立马进入第二次冬天,可能吗?

  网络实名制拨开云雾

  关于网游实名制,“没必要”比“反对”来得多,为之叫好的也大有人在。大学生小江觉得完全什么没必要实行实名制,而且技术上无法做到。“如果真的用实名制,万一我不小心自己忘了账号密码,或者是在网吧登陆的时候被别人站在后面偷看去了,就不知道该怎么重新再申请一个了。对一个玩家来讲,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是必要的,但我担心这样的做法还是治标不治本。

  网络实名vs.裸奔? 〉进入

  继韩国信息通信部宣布将于10月份开始在韩国全境实施互联网“实名制”之后,中国互联网实名制也在深圳悄然起步,腾讯QQ成为首批试点。7月20日,腾讯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深圳市公安局《关于开展网络公共信息服务场所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QQ群的创建者以及管理员将于近期开展实名制登记工作。

  您如何看待网络实行实名制?

  支持网络实名制,有利于互联网的管理。 反对,这样做缩小了互联网的受众范围。 无所谓。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