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明社会不该有“黑户”(一吐为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07:00 人民网-华南新闻

  家住某市朝阳区的67岁老人李秀珍,几天前在家中病逝。她的去世带来了一个难题:因为没有身份证和户口记录,医生无法为她开出死亡证明,而没有死亡证明,她的尸体就无法火化。

  据悉,李秀珍一家原籍黑龙江双城县,1974年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帽子,户口被注销,还被轰出了村子,全家老小从此成为“黑户”。1979年,他们举家迁移到这个城

市,以捡破烂为生,一家人的户口问题便一直未得到解决。

  “黑户”,大概是我们这个人口大国的一种特有现象。以前提到“黑户”,一般是指那些由于父母超生或非婚生育,没能在公安机关进行身份和户籍登记的人,很少有人想到还有像李秀珍老人这样由于历史原因被注销户口的“黑户”。如果说,在“文革”那个疯狂的年代,李秀珍一家成为“黑户”不足为怪,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在时隔30多年之后,李秀珍一家仍然是“黑户”,则让人感到难以理解。

  报道中说,在2002年的一次人口普查时,李秀珍一家人填写的全是“黑人”。这说明有关部门对李秀珍一家的情况并非不知情,为何没有想办法解决这家人的户口问题?当地的公安部门说,李秀珍一家住的地方,“没有具体地名,都不知道归谁管”。这就奇怪了,堂堂一个城区,竟然还有没人管的地方,即使没有具体地名,难道这是不解决户口问题的理由吗?根子恐怕在于有关部门是否将普通老百姓的事情放在了心上,是否尊重李秀珍这样的“黑户”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权利。当一个人,他的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国土之上劳作,他自己也一辈子生活、工作在这个国度里,并且遵纪守法、自食其力,但是他连一个最基本的名份———公民身份都没有,这是何等的不合情理。

  作为一个文明社会,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应该无缘无故将一部分人排除在社会大家庭之外,更不应该变相剥夺他们作为公民的最基本权利。“黑户”的存在与文明社会背道而驰,“黑户”死亡后因为身份问题而难以火化,更是文明社会的耻辱。报道中说,李秀珍的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依然是“黑户”,他们的身份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真不知道这个“黑户”名声还要传递给几代人,还要有几代人要为那次“文革”冤案付出惨重代价。

  但愿李秀珍老人的灵魂升入天堂之后,能领到一张身份证。

  《华南新闻》 (2005年08月17日 第二版)

  作者:傅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