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沟通 少误会吕冰冰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0:10 南方日报 |
本周话题 深圳正式出台“1+5”人口政策的第二天,各大媒体编辑都将“流动人口子女可在深接受义务教育”制作成了醒目的标题,这恐怕是会让教育界人士哭笑不得的一件事。其实在深圳的公立中小学里,非深户籍学生的比例一直占到6至7成,也就是说,流动人口的子女一直就可以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但编辑们如此不约而同地“犯”这么一个错误,也正说明了 非深户籍孩子的受教育状况,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十几年前相比,如今户籍这个概念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没那么崇高了,可终究还是牵动着普通人的心。因为拥有一城一地的户籍,就意味着对于你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求学就业,地方政府要承担必要的义务。而在深圳,绝大多数在意户籍的外来人士,之所以渴望深圳户口,应该不是渴望在深领到一份失业救助金、或者最低生活补助金。户籍的意义,被简化成了两样事物:一是微利房,一是子女的受教育权。 深圳城市规模急速扩张,完全超出了预期,由此带来的政府在城市公共管理方面面临的种种挑战,反映到教育领域,就是供求矛盾突出。每到新生入学时,这种矛盾就愈发凸显。另一方面,人们依然对政府寄予厚望,这种厚望往往以理想主义的面目出现:比如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作为政府和民众的奋斗目标,这样的理想是正当而且必要的。问题是,眼下我们的城市还处于发展时期,具体到城市公共服务上,我们的目标是福利社会,但现在远远不具备实现福利社会的条件。在教育领域,理想状态当然是每一个在深圳生活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受教育权。但以今天的教育投入,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地方政府必须排序:首先是保障户籍孩子的受教育权,然后是对这个城市有贡献的人的子女的受教育权,然后是守法者、愿意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之内的人的子女的受教育权。 改变局部地区的不合理现象,比如本报报道的畈田片区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应该是相关部门的职责。但深圳教育在对待外来人口子女问题上,一直“做得多”,但被责备得也不少,在笔者看来,公众的不满,其实很大原因在于不了解政府的工作内容。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许多误解。正因为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这些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分配的原则、过程是不是公平、公正、公开,是否经得起公众的审视,这些问题,才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信息得到一定程度的公开,才能有效化解普通公众的误解。另一方面,政府是如何规划统筹非深户籍孩子的教育问题的,有无近期、中期、远期的规划,每年的目标是什么,目前解决到了什么程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什么,这些信息也该对公众作出交代。也许要少受许多的误解。令人欣慰的是,“1+5”的教育政策已明确提出,政府要通过管理部门对6-15岁的非深户籍孩子状况进行调研,相信建立在调研基础之上的政策,也会更加令人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