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华奋起之孤岛抗争:在敌人眼皮底下斗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4:59 金羊网-羊城晚报

  著名“孤岛”上海租界是进步人士的抗战根据地

  60多年过去了。“‘孤岛文化’是世界历史上的孤例,绝无仅有啊。”著名孤岛文化研究专家、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陈梦熊感慨地说。

  在著名的上海文化名人一条街多伦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馆长孙

爱民先生引经据典,向记者讲述这段带有诡秘色彩、却充分彰显了进步文化人智慧、气节和良心的历史。

  孙爱民说:进入孤岛时期,上海的进步报刊阵地首先遭到极大的冲击。当时随着报刊阵地的内迁,有一批著名文化人如茅盾、巴金等相继离开上海迁往内地、香港或辗转至延安,但仍有一大批党员作家和非党进步作家、文化工作者留在上海坚持斗争。他们中包括党员钱杏邨(阿英)、孙冶方、王任叔、梅益、于伶、姜椿芳、王元化、楼适夷等等,非党进步作家、文化人郑振铎、王统照、夏硏尊、李健吾、许广平、柯灵、陈伯吹、唐弢、金人等。这些文化力量成为重建孤岛报刊宣传阵地的中坚力量。

  1938年5月开始,孤岛出版业形成了一个出版马恩列斯著作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由郭大力、王亚南联合翻译的我国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由读书出版社出版。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战时期,全国出版的马恩列斯著作共192种!

  “研究孤岛文化的意义很重要!”陈梦熊强调说,二战期间,就上海有这个大后方,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进行彻底的斗争,全世界所仅有。中国人在孤岛里坚持斗争,号召民众,而且主要是由共产党领导,也有国民党参与。“世界唯一,中国唯一,时间长,成果大!”

  (紫/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