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回应葛剑雄先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1:57 东方早报

  葛剑雄先生最近在本报和《新京报》发表的两篇文章引起强烈关注。以下是读者对这两篇文章的回应。

  研究生收费前要解决的问题

  贵报评论版8月12日和8月17日先后刊发了葛剑雄的《研究生收费大势所趋奖学金制

度亟待加强》和魏奕彦的《研究生收费应慎重》,分别提出了不同观点。而我认为即便要收费,之前也应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收费的标准是什么?说成本,没有学校拿出成本核算的账目,甚至教育部门也拿不出来。从国际上看,研究生的学费,公立大学一般年收费不超过人均GDP的20%,但是现在的收费远超过了人均GDP,显然极不合理。因此,研究生要收费,必须先拿出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标准,并举行听证。奇怪的是,高校收费从不举行听证,是不愿,还是不敢?

  其二,研究生收费的前提之一是,必须物有所值,做到质量第一。现在的研究生教学,往往徒有虚名。其突出表现之一,是教学本科化。《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过200多人坐在一个不大的小礼堂,老师站在积满灰尘的舞台上,比较吃力地“叫喊”的状况,同时还发表了一位研究生自述《读了三年研究生,没上过一次小课》。我儿子在一所名牌大学读研究生,其教学状况也是如此。

  在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这是研究生教学的独有特点。而如果研究生教育不能名副其实,别说收费,即便不收费,也只是本科的别名罢了。湖北襄樊学院文志传

  “国学”谁可称“大师”?

  葛剑雄先生在8月14日《新京报》发表《季羡林先生是“国学”大师吗?》一文后,受到质疑———“季先生关于中华文明、东方文化的一系列学术论点,都在海内外学界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难道还称不上重大学术贡献,配不上一个‘大师’的称号?”(见8月16日《东方早报》)

  季先生近年确实发表了一些“关于中华文明、东方文化的一系列”感想,又因为季先生是学界硕儒而且硕果仅存,所以他的这些“感想”也就引起了较大反响,但其“学术含量”到底有多少呢?季先生的这些感想其实并无特别之处,是许多前人和许多当代人包括很多普通人早就说过的,也许确有其价值,但与“学术”的关系似乎不大;至于“重大而深远”,则未免言之过早。

  “国学”是一门“学术”,“学术”需要“研究”,“研究”需有“成果”,“成果”必须“丰硕”,所谓“震古铄今”,庶几可衬“国学大师”之名。

  曹聚仁先生家学渊源,广承名师,师事考据学大师单不庵先生,22岁时听章太炎先生讲课,所做课堂笔记即成太炎先生之重要学术著作--《国学概论》。曹先生一生浸淫国学,自己不敢称“大师”,也没有人敢称其“大师”———因为“大师”并非一顶可以随便奉送的高帽,不相称的奉送,不唯将使众多前贤蒙羞,同时也让“国学”一词堕入泥溷。河南省郑州市翟春阳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