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生动大气的力作(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05:50 人民网-人民日报
生动大气的力作(图)
李文勤

  早在1927年6月,日本田中内阁在东京召开的第一次东方会议上出笼了《帝国对满蒙积极根本政策》(我国史学界称它为《田中奏折》),核心内容是:“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分裂中华、霸占“满蒙”的野心昭然若揭。1932年1月间,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抛出了《中国问题处理方针纲要》,提出“诱导满蒙从支那政权分离,使之成为一个独立政权统治地区,并逐步具备一国家之形态。”全面侵华战争发动后,日本帝国主义更是将罪恶的“满蒙政策”铺展到铁蹄之下。其中最恶毒的一计是欲劫持成吉思汗灵榇,企图将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借神灵号令全蒙,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如劫持不成,即行炸毁,给中华民族以精神上的打击。

  元祖始祖成吉思汗,开疆拓土,建国安民,抉其藩篱,躏其途径,以开万古榛莽之域,被列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列,得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敬重。的确,位于内蒙古中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伊金霍洛成吉思汗陵,只是他的遗物冢,然而,在真正的成吉思汗陵世所不知的情况下,伊金霍洛就是蒙古族同胞认定的成吉思汗灵榇所在地,就是蒙古族同胞心中的圣地,就是蒙古族同胞心灵的丰碑。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陵里的所有一切,有着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为全蒙古族人心所系,精神所系。现在,侵华日军打起了成灵的主意,是可忍孰不可忍!

  为了成吉思汗灵榇的安全,粉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阴谋,战时国民政府承蒙古族同胞所请,议决西迁,将成吉思汗灵榇移至抗日的大后方———甘肃省榆中县兴隆山。于是,在抗日烽烟如火如荼的1939年,一场声势浩大的成灵迁移行动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

  从时间上说,它只是历时数月;从空间上说,它也仅历地千里,然而,它的巨大影响则穿越时空,在中华大地上久久回荡:它是在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严峻关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次大检阅;它是在强敌蹂躏我山河时,反对强盗的一次大示威!武警部队青年作家蔡桂林以率真的笔力、斐然的文采完成了2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成吉思汗灵榇西迁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一书,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重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舒张民族正气、藐视倭寇气焰的真实景况。

  将成吉思汗灵榇迁移到安全的后方、使之免遭日寇的凌辱这样一个超越党派理想的目的,将不同政见、不同民族的人们召唤到一起、凝聚到一起、集合到一起。然而,共同目的下的各色人群其表现则有着千差万别,《西迁》择取经典的细节准确地传达出这种差别:世代守护成陵的达尔扈特似连根拔起的痛楚,蒙古族同胞的虔诚执着,令山河生色的共产党人的襟怀品质,升斗之民的无私浩荡,国民党当局各色人等的各怀目的……一一跃然纸上,精彩传神。

  《西迁》也无意孤立地叙写成吉思汗灵榇迁移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场景,它努力深入到事件的背后,开掘出深邃的意义。面对前前后后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参与、共举行了26场的祭典,《西迁》坚定地认为,他们是在祭祀一位英雄祖先,他们不仅是在祭祀一位英雄祖先,他们更是在为自己祈祷:日寇侵华,狼烟四起,生灵涂炭,连祖先的灵榇都不得安宁,被迫远道播迁,谁是燎原战火中的成吉思汗?中华民族的英勇精神何在?他们借对英雄祖先的祭祀和追怀,传达对现实灾难的一种悲愤心境,在用一种集会的方式召唤战神精神,将眼前的侵略者一举打败、歼灭。当然,这也是一种检阅,自身对自身力量的检阅。他们不能不去参加这样的迎祭。他们不能不携带祭品——哪怕家里明天就揭不开锅,踏上乞讨之路,今天也要带上一只地瓜,半个硬馍——他们要看一看自身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要看一看这种力量究竟能不能彻底地凝聚起来。他们看到了。他们对自己看到的一切感到满意:自身的力量是巨大的,巨大到是火山,是怒海;这种力量能够凝聚起来,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迎接成吉思汗灵榇是一种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代遇到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体现出的是深藏于民间的伟力和精神!就这样,《西迁》以铿锵的笔锋,将深邃的思考与独特的场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写出附着在事件上的历史精神,散发着打动人心的深沉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西迁》此时出版,可谓应时之作。同时,它的成功,也为同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18日 第九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