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延安穿上了绿衣(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0:09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延安穿上了绿衣(图)
延安市宝塔区梁村乡小刘沟景观。 记者王晓林摄开栏语

  近年来,我省实施并不断推进山川秀美工程,以延安、榆林为代表的全省生态面貌和环境以及陕北工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项富民工程也同时使百姓生活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为了充分展示这些变化,突出反映陕北山绿水清天蓝人富的大好景象,进一步推动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的深入实施,在省委宣传部组织下,本报特派4名记者走进陕北采风,并从今日起特别推出《山川秀美陕北行》专栏,带读者零距离感受今日新陕北。“这是陕北吗,怎么看不见黄土高坡?”这是记者踏入延安市后听到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两天来无论走到哪里,放眼望去,我们看到的都是满眼的苍翠,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那个黄土飞扬、沟壑纵横的陕北似乎已不属于这里。

  延安市副市长李文浩介绍说,1999年起延安市便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果、舍饲养畜、农田水利、利民搬迁”六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延安的经济社会和群众生活由此发生了深刻变化。

  难见:黄土高坡

  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眼下正在热播,剧中男女主角在陕北下乡时隔着黄土高坡高声对歌的场面许多人仍记忆犹新,但今天站在延安市宝塔区的丘陵高处,已看不见大面积裸露的黄土,山坡被苹果树、杏树、梨树、刺槐、沙棘等各种经济林与生态林所覆盖。

  6年来,延安市已累计退耕还林779.46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1998年的20.7%提高到44.3%,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在宝塔区后孔家村记者看到,这个村60%以上的土地都种上了苹果树,不但改善了生态环境,村民的收入也大幅度提高,人均年收入已由300多元提高到了去年的3000多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富感慨地说:“我们村过去光棍多,人家姑娘到俺村一看就走了,都说这个沟不行,太穷了,自种上苹果树见了利后,村里就再也没有老光棍了。”

  再见:放羊老汉

  裹着白羊肚手巾的放羊老汉,唱着陕北民歌在山坡上悠哉乐哉地放羊,这是代表陕北的一幅典型画面,而在今天的延安,你却再也见不到这幅画面了。

  在陕北,人们将羊叫“羊子”。过去,陕北人几乎家家户户要养羊子,基本是放养,羊子对林草植被破坏非常严重,往往将草根都翻出来吃掉了。2002年,延安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禁止放牧,大力提倡舍饲养畜,并调整养殖畜种,用牛猪代替羊子。柳林镇太春沟村原有羊子1万多只,现在村民已基本放弃了养羊,养猪6000多头,以牛为主的大家畜1800头。在冯庄乡王家沟村村民贾生花家里,记者看到他们家养了3头猪,猪圈底下就是沼气池,利用沼气可以做饭、点灯,沼渣还可以当肥料,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告别:土窑洞

  陕北的又一代表事物———土窑洞也即将变为历史“遗迹”。如今,延安的许多农民都从山中窑洞搬了出来,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结合农村扶贫,延安市近年来对身居生态环境恶劣、生存条件极差的1.7万农户实行了生态搬迁。在全市范围内实行“1+2”移民搬迁扶贫开发政策,即列入移民搬迁年度计划的贫困户,每户补助1万元,每人再补助2000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市已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王家沟村自2003年秋,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始移民搬迁。记者在这里看到,3排304间新居依山而建,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沼气池、架上了电视接收器,有的还装上了太阳能淋浴器。村民贾生花说:“现在的生活条件与过去比,真是天上地下呀。”本报特派记者李秋玲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