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个体救助”转向“群体救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5:19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8月17日报道,目前广东省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13%~15%左右,特困生高达5%左右。以目前全省80万在校生计算,全省的贫困大学生已经突破10万人。

  读着那些“从垃圾里拣吃的”、“每月110元生活费的”贫困状态描述,相信每一位有良知的人都会心酸不已。政府发出“不能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无法入学”这样充满人文关怀的声音,提供助学贷款,学校以“奖、助、补、免”等提供的救助,也确实帮助

不少穷孩子走进了大学校园。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却是,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无论什么形式的帮助,都似乎是“助了今天,助不了明天;助了钱,助不了被歧视的身份;助其学了知识,助不了其‘知识改变命运’的急迫”。没有得到救助的,想尽快得到更快、更多的救助;得到了救助的,却有一种远远没有被“救活”、却又被抛在一边的感觉。

  穷学生越来越多,证实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我们的经济增长是极不平衡的增长,从某些角度来看甚至是“抽瘦补肥”式的增长,是牺牲了一些应有的社会公平、社会文明的增长。我们的城乡一体化目标,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缩小,反而在越拉越大。这,才是穷大学生之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快形成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富拉开差距并不奇怪,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其中的极端部分,短时间内也难以奏效。所以,当前救助贫困大学生的工作,一要体现政府更多的调控责任,拿出更多的救助力度;二要在确保各个权益主体不被侵害的前提下,能够寻找一个更为合适的平衡点,体现政府的智慧。

  笔者以为,现行的救助方式应该考虑转变思路,可尝试从“个体救助”向“群体救助”、“特色办学”等方向转变———政府可通过税收等方式获得调控资金,利用这些资金多多开办类似“宏志班”这样的专门学校,招收贫困大学生。办学思路要遵从不影响办学质量的前提,一切从“实惠、低收费”出发。这样的学校,学生们不会相互歧视;这样的学校,是“自强不息”的代名词,往往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救助的初衷可能更容易达到。(来源:信息时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