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赤岗涌泛舟赤影设计居榜首(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09:43 大洋网-广州日报
赤岗涌泛舟赤影设计居榜首(组图)
瑞宝涌景观效果图

赤岗涌泛舟赤影设计居榜首(组图)
夏茅涌景观效果图

赤岗涌泛舟赤影设计居榜首(组图)
龙潭涌景观效果图

赤岗涌泛舟赤影设计居榜首(组图)
黄埔涌景观效果图

赤岗涌泛舟赤影设计居榜首(组图)
赤岗涌整体景观设计图

  记者杨进 实习生李庆瑜 通讯员彭承谊、关扬、林铭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获悉,从8月6日开始首次面向市民公开征求“我最喜欢的十条河涌景观设计”评选活动终有结果,赤岗涌的“泛舟赤影”景观设计高登榜首,而黄埔涌的“乘风致远”、猎德涌的“飞瀑流光”等其他9条景观设计也从35条河涌景观设计中脱颖而出(见图表)。

  此外,十名市民的“金点子”还被市政部门评为“十条最具创意的河涌综合整治合理化建议”分别给予了奖励。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从8月6日开展至今历时半个月,共收到选票3500多张、建议849条,市民从35条河涌景观设计中选出了十条“我最喜欢的十条河涌景观设计”,其中赤岗涌的“泛舟赤影”以获1000票高登榜首。

  广州市市政园林局负责人表示,这些河涌景观设计的特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实用、自然,在评选过程中,市民提出应尽量减少“罗马柱”等欧式建筑,市政部门将会予以重点考虑,他还表示这些河涌景观设计还有待于细化,然后通过公开招投标等工程设计、勘查、施工程序来进行,有望明年年底整治完成。

  在此次评选活动中,市政部门还从市民的建议挑选出十条作为“最具创意的河涌综合整治合理化建议”予以奖励。

  广州三甲河涌景观设计

  第一名:泛舟赤影———赤岗涌

  赤岗涌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侧邻近广州大桥与珠江相通,西侧与黄埔涌相连,全长约2100米。整条河涌东西贯穿广州新城市中轴线,横跨电视观光塔广场,南侧毗邻赤岗塔公园,西北侧为珠江帝景高档住宅区,地理位置比较显著。

  此次景观设计的构思来源为,广州新城中轴线是广州最丰富有趣的城市开放空间,广州市城市功能轴线、城市景观和城市发展轴线,赤岗涌横贯广州新城中轴线赤岗塔与新电视塔广场段,北接珠江帝景高档住宅区,南临赤岗塔公园,它正好体现广州新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客厅,将展现岭南人现代生活和打造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胜地。

  设计理念为“回眸历史,旅游休闲”,体现岭南人“务实求乐,勇于创新”的精神。环境生态化尊重河涌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特色,运用基本生态的原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空间休闲化满足市民不断提升的内在需求,为城市生活提供更多更便利的休闲娱乐活动。文化地域化延续历史,发掘地区人文资源,塑造具有现代化气息的人文景观。景观艺术化创造崭新的生活场景,提升生活的艺术品味,通过环境艺术塑造健康的公共空间。场所人性化设计舒适、亲切的城市设施和家具,充分体现对使用者的体贴和关怀。

  第二名:乘风致远———黄埔涌

  黄埔涌西段位于海珠区东北部,是珠江较宽的支流,总长约850米,河道最宽处约150米,平均宽度约70~80米,两岸景观绿化带约在8~14米范围内,河道面积约6.5公顷,规划面积约1.4公顷。

  黄埔涌景观设计的构思来源为,黄埔涌所在赤岗一带的地质是白垩纪红色沙砾岩层所组成,因此这一带的土壤均呈赤红色(赤岗也因此出名),并且在黄埔涌南岸的七星岗上仍保留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深入大陆最远的古海岸遗址,那里分布着“海蚀崖、河蚀平台、海蚀洞”的典型海蚀地貌、它是6000年前海岸岩石受海浪长期冲击。旋卷河回流而形成的遗迹,说明七星岗曾经是海岸,这是广州地区历经沧海桑田的依据。另外,赤岗涌周边还诞生了很多历史传说以及名人古迹,如2000年前东汉的朝廷议郎杨孚的开掘水井的故事,两座古塔,琶洲塔和赤岗塔,以及近代史上爱国将领邓世昌。

  设计理念为“泛舟迎碧波,临江赏赤影”,“当地文化的承载”,包括海港文化、历史文化的传颂和延续,“视觉与空间的多重结合”,“自然与人、城市与人、城市与自然、城市与生物的共生”。

  第三名:飞瀑流光———猎德涌:

  猎德涌位于天河区,流经广州市中心地段东部,设计范围是从广园快速干线到花城大道的约3.4公里河段。设计理念主要体现“田园风情,舒适环境”,改善河流的水质,保证河涌沿岸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步行者的流动线,提高河涌的亲水性,恢复猎德涌原有的魅力,滋润猎德涌周边居民生活,为居民创造良好的休闲、运动空间。在上游小区可以亲身感受小溪流水。

  我最喜欢的十条河涌景观设计
赤岗涌泛舟赤影设计居榜首(组图)
(来源:广州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