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网友:复旦大学何时成了上海人的复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9日10:30 人民网

  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上海市第一批本科重点院校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包括复旦、交大、同济在内的上海市全国本科重点院校,其上海生源超过了其他全国各地生源总和。在复旦,更是10个学生中6个上海人,且此种情形已在复旦延续多年,除了日常教学,上海话更是成为学校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因此百年复旦被记者戏称为“阿拉复旦”。

  近年来,国家重点大学“地方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

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质疑。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则是国家重点大学“地方化”的一个缩影。笔者认为,尽管重点大学“地方化”在短时间内可以有效解决当地升学难,为地方政府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也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地方财力物力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重点大学过分“地方化”将贻害无穷。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并非好事,而是在固步自封、作茧自缚,甚至是自我扼杀。

  首先,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严重损害教育公平,拿着全体纳税人的钱建设的复旦却让当地人享受着“最惠待遇”,这是典型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事实上,近来社会各界对教育不公的质疑和诟病,很大程度上是指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已经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重新审视教育改革政策的呼声日渐高涨。

  其次,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将会严重损害学校声誉,影响教育质量,削弱发展后劲,跟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60%的上海生源让复旦不再是一所名符其实的“全国重点大学”,而成了十足的“上海重点大学”。这一方面造成学生的同质性强,损害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同时“近亲繁殖”倾向也会助长狭隘的地域观念,扼杀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这种过分“本地化”的环境,无形中给那些处于少数地位的“外地人”以压力甚至歧视,使他们无法保持自己的风格,不断被同化,文化和学术的多样化趋势被遏止。它反过来又强化了学校的“本地化”色彩,形成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全国重点大学”概念的淡化和弱化,“地方重点大学”概念的强化,必然会失去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客观上阻止一些高层次人才的进入。其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阿拉复旦”的形成是复旦对地方政府依赖性日益增强的必然结果。这种依赖性意味着大学精神日益矮化,大学目光日益短视,大学独立性日益丧失。因为经济上的依赖性,必然形成文化和思想上的受制和盲从。而世界一流大学的品格恰恰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不仅不应委身于大学的所在地政府,它的目光甚至也不局限于本国范围内的优秀人才,而是广招各国贤才,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事实上,“阿拉复旦”的不良后果已经引起了复旦管理层的重视,广大教师也深有感触。因为教师们深知,大学是一个需要各种思想火花碰撞的学堂,与高中完全不同。但本地生源一高,招进来的学生都是“本帮菜”的料。教师们的切身体会是,要发掘并融合各地特色,拓展学生视野和阅历,这些年来越来越难。

  总之,百年复旦变“阿拉复旦”对于复旦来说决非幸事,它的不良后果将是无形的,渐变的,也许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看不出,但一旦看出危害,要想调头转向,同样非一日之功。复旦如此,其他全国重点大学也面临同样的形势和境遇,如果不能及时到位地认识到它的危害性,也将面临同样的困局和尴尬。

  作者:李克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