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的心理 更需营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03:2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前不久,上海部分记者做了一份职业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有43%的人情绪不稳定,伴有焦虑、压抑、躁动甚至抑郁,处于较为重度的压力状态。心理咨询师王裕如女士长期为媒体从业人员做心理咨询。她发现,记者的心理积累了太多负面因素,这个群体的心理更需要营养。

  /无法突破现实频繁跳槽/

  一个32岁的男记者在好几年中不停地跳槽,从财经类的报纸到生活类的,从晚报到日报。在此期间,他的婚姻出现了危机,最后离了婚。

  王裕如说,这个记者跳槽的背后是工作上没有得到突破的现实,这种浮躁的心态应该引起注意。

  王裕如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精神层面要学会控制欲望,管理情绪。如果在现实可能性很小的情况下,一味追求升职、加薪,不断给自己加压,容易心理崩溃。特别要提醒的是,记者的名字虽说总是见光的,但如果不见光就顿时找不到感觉、寂寞,那是不成熟的。“靠外部的评价来提升内心,其实已经被外物异化了。要去观察生活,品味心情,收放自如。”

  对于被掏空的感觉,王裕如建议自我充电。媒体竞争靠记者,如果没人考虑记者的可持续发展,会使记者的职业心理很快枯竭。

  /单身女记者难找另一半/

  28岁的小欣是某报社记者,业务好,有些名气,人又长得漂亮。她对男友的标准要求很高,她认为理想男友的标准是薪水高、体面、性情好,缺一不可。

  王裕如说,现在有一些女记者业务能力强,接触面广,期望值高,加上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导致对“另一半”定型困难。王裕如建议小欣主动与异性接触,不要让生活处于空白,不要坚持“宁缺毋滥”,这是自欺欺人。

  /采访成功人士打破自我平衡/

  一个主持“名人谈话”类栏目的30岁的女记者说,每天采访完回到家,孤独感就侵袭过来,她感到消沉、疲倦,自己的价值也荡然无存。除了必要的工作,她回避和人交流。

  王裕如认为,这位女主持人在长期采访成功人士的过程中,自我平衡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很难适应目前的状态,无法独自面对自己。这需要学习一些自我平衡的技巧。

  由于中国媒体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期,媒体从业人员来自竞争和发展的压力确实很大。社会应该多关注记者,媒体从业人员也应多关爱自己,在可持续发展中提升生活品质和职业精神。

  任少辉责任编辑:任远飞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