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包公祠里说包公(文博杂谭)(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04:1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包公祠里说包公(文博杂谭)(图)
开封包公祠正门

  我来开封,走进包公祠。想起包公,眼前映现的,总是舞台上脸黑如炭、额有月牙、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形象。

  其实,包公,尊称,名包拯,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生于庐州(安徽合肥)。其先祖,为春秋战国时楚国贵族申包胥,后人以字作姓,包公已是35世孙。包公无兄嫂,文学中却说多亏嫂娘哺育成人。生有二子,长子包繶,20多岁死于太常寺太祝任上。包公59岁时,妾生次子包绶,由长媳抚养。看来,是文人将父子移花接木,毕竟文学不等于历史。包公生时也非怪胎,“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祠内有石刻包公像,手捧牙笏,身着官服,神情生动,应是包公当年再现。舞台形象,当是元明以来,戏曲的脸谱化了。

  包公28岁金榜题名,立朝20余载,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公正无私,一身正气,千秋传诵!他42岁晋升大理寺丞,知端州。过去端州做官人,总在“贡砚”外加征,以饱私囊,贿赂权贵,砚工不堪重负。包公毅然“减负”,革除流弊,使砚工感激涕零,尊包拯为“包公”和“包青天”。知州3年,上调京城,送行百姓将一方端砚暗放船上,包公察觉,毅然掷砚于滚滚江水,于端州是毫发无取!

  包公58岁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贵,弹劾赃官污吏,哪怕千人之诺诺,也敢一人之愕愕,在开封总共一年零三个月,却是他一生最负盛名时,“包青天”、“包龙图”、“包待制”,美名传颂古今。历代关于包公戏曲,大多以开封为背景,便很自然了。

  包公64岁时因病辞世。凡一心为民者,人民不会忘记,故建包公祠以纪念。照壁、碑亭、大殿、二殿及两厢配殿,仿宋建筑,凝重典雅,是包公精神的载体了。想包公早已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其清正廉洁,楷模万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20日 第七版)

  作者:柴福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