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汕大博士李韧之倾注心血化“阵中日记”为纪实文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12:22 大华网

  打响“一·二八”淞沪抗战第一枪的最高指挥官翁照垣将军30万字的“阵中日记”和“生平回忆”惊现在欧洲的比利时,而发现这些手稿并且对此执着求证、深入考察研究的正是汕头大学文学院的李韧之博士。昨天下午,记者前往汕头大学采访了这位孜孜不倦的学者。

  巧遇波琳发现珍贵手稿

  李韧之于1993年从西安交通大学调到汕头大学,从事语言学教学和研究。1998年的冬天,他离开汕头赴比利时留学攻读博士学位。起初,李韧之居住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市一位教授的家里,由于饮食习惯不同,他产生了出外租房自己做饭的想法。教授的夫人是一位新加坡华人,祖籍在潮汕,因此与许多旅居在当地的潮籍华人颇有交往。当她了解到李韧之的想法之后,便把他介绍给了另一位住在安特卫普市南郊的华裔女房东,这位房东就是波琳(pauline)、姓翁。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韧之听一位华侨说起波琳的爷爷是一位民国时期著名的将领,心里便产生了敬仰之情。在与波琳的闲聊中,自然而然就询问起她爷爷的事情。几天后,波琳送来一捆尘封多年的手稿,对李韧之说:“你要了解我爷爷,看看这个就清楚了。”

  当时李韧之并不知道,这份手稿将对他今后的生活产生怎样深刻的影响。在把波琳送来的手稿束之高搁几天之后,李韧之才开始浏览。然而,这份手稿一经打开,李韧之便难以释手。他连读三日,废寝忘食,通宵达旦。读到感人之处,热泪盈眶,不能自已。通篇读毕,已是第四日凌晨五时半。掩卷起身,推开壁窗,仰望户外那黢黑的夜空,李韧之开始陷入无尽的长思……

  他被这份手稿中详尽记述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之时惨烈的战况、英勇的将士、激昂的民情深深地感动着,为这位淞沪抗战的杰出将领,中华民族的忠勇战士,粤东人民的优秀儿子传奇的一生深深地吸引着,他渴望将这位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曾威震东瀛、蜚声华夏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悍将翁照垣鲜为人知的故事告知世人,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一位不该被人忘记却近乎被人忘记的人……

  辗转中法比三国孜孜求证

  2000年,在发现翁照垣手稿的第二年,李韧之留学中途回到中国。为了了解翁照垣的童年、中年、解甲归田后以及1949年翁照垣移居香港后翁家的情况,李韧之一踏上汕头的土地,便马不停蹄地赶往翁照垣的家乡所在的惠来县。此后又一次深入到翁照垣的家乡葵潭镇了解和考察。在那里,他找到了翁将军出生的地方(现葵潭圩缶离街11号),找到了翁将军童年嬉戏玩耍的龙溪,找到了翁将军读书的葵潭书院,找到了翁将军后来位于葵潭圩老区布街、人称“将军第”的住宅,还找到了翁将军在惠来办的“葵峰农场”、“胡仔尾农场”、“西岭锡矿场”……这些,他都一一拍了照片。

  此后,他又寻寻觅觅探访到了翁将军在汕头崎碌明惠巷5号的旧址以及位于汕头市西堤商平路永兴街96号(现永兴街105号)翁将军经营锡砂和酒类的兴记行,找到翁将军1945年至1947年担任汕头救济院董事长时工作的地方……他还专程到澄海、闽南、大埔一带了解翁将军参加护法战争的历史。

  此外,李韧之花了大量心血搜索旧时报纸上登载的关于翁将军生平的点点滴滴。在法国阿尔伯特图书馆,他专门请了一位精通法语的朋友,花了整整一天翻阅《小巴黎人报》,查找有关翁将军在法国摩拉纳航空学校读书时的报道;为了寻到详尽的资料,他蹲在汕头图书馆的仓库里,翻遍了库藏的布满尘灰的整个民国时期的每一张报纸,最终找到了四则相关的报道,而每一则看似简单的报道无不令他欣喜若狂。

  回国后着手撰写纪实文学

  2002年,波琳忽然对李韧之说,自己不知如何处理爷爷留下的这些手稿。原来,翁将军1949年移居香港,1972年在香港去世。远居比利时的波琳想将爷爷的生平物件留作纪念,便从奶奶那里拿了爷爷的这些手稿,带回比利时。波琳曾读过手稿的一部分,但没有读懂。翁将军的子孙虽然众多,却忙于商务,加上对中国现代史不甚了解,均不知道这份手稿的重要性。而第四代后裔只会说广州话和外语,不识汉字,更无从阅读。因此,波琳非常担心,爷爷留下的手稿会从此湮没。

  已经做了大量考察、研究工作的李韧之诚挚地对波琳说:“把手稿给我吧!”波琳并没有立即答应李韧之的要求,一直到2003年底李韧之完成博士学位即将回国的前夕,波琳又一次造访。这一次,她主动对李韧之说,“爷爷的这些手稿,你喜欢的话就带走吧。”喜出望外的李韧之对波琳许诺,一定好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材料,并且利用业余的时间写一部翁将军的纪实文学。

  回国之后,李韧之践行他的诺言,一边继续查阅相关的书籍、文献,一边埋头整理著写翁将军的生平纪实文章。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他根据翁将军的遗留资料和研究心得写出《翁照垣将军和“一·二八”淞沪抗战》,共15篇,将翁将军在这次抗战中的经历和感受首次公诸于世,以缅怀这位著名抗日英雄和众多为国捐躯的将士,激励当今人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精神。本报记者刘婉萍(来源:《汕头都市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