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开张“大处方” 宰你没商量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13:11 兰州晨报

  开张“大处方” 宰你没商量核心提示“大处方”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许很多人或多或少地遭遇过,只是有时候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手里攥着的是一张注了水的“大处方”而已。医院是人们获得药品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最权威的渠道。据介绍,全国有80%的药品通过医院这条渠道来“消化”。这几年,医生开药拿回扣,开“大处方”,“搭车开药”,已经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身患疾病的人对医生的诊断和用药言听计从,不仅照单全收,而且毫不怀疑。然而,医生这种神圣的处方权,却被高回扣玷污了。

  “天价”处方单愁煞人“我是问题处方的受害者,前段时间父亲生了一场病,却累倒了全家人。”8月16日,兰州市下岗职工王红涛在电话中向记者哭诉,他的父亲是一位70多岁的农民,刚刚从兰州某大型医院泌尿内科做完前列腺手术出院,共花去15000多元,其中大部分费用是从亲友处筹借的。

  院方开出的“天价处方”动辄几千元,这使本来就困顿不已的王红涛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节省开支,他准备以“按图索骥”的方式在医院之外的一些药店购买处方上开出的药品,但是得到的回答是:这些“高价特效药”在药店根本无从购买。有人告诉他,该医院早已垄断了处方中所谓的“高价特效药”,很多处方流不出来,即使购得同样的药品,院方也会声称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概不负责。因此遇到这些“

霸王条款”,就只能沦为“挨宰羔羊”。

  不仅如此,王红涛还对医生开的“问题处方”充满了疑惑。医生在其父亲术后用了一种抗感染的药“苯甘孢霉素”(广州生产),38元一支(注:据记者调查,此药在普通药店只售8元),此类药物共用去了2800多元。

  但是,药典上注明这种药有一定的毒性,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了8%,因此每天用量最多不能超过2克。而父亲前后共住院10天时间,以2800元来计,医院给父亲的用药量已严重超出药典规定的用量。“父亲服用了这种药后,一直腹泻、恶心,可医生却说这是正常现象……”王红涛有些说不下去了。

  医生被迫开出“大处方”一位从省城某大医院退休的刘大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以前也曾违心地开过不少大处方,院方实行的一项管理制度让他们不得不开大处方。他说:“院方实行的是一种不合理的经济核算制度。这种制度让我们承受很大压力。”那么院方制定的又是什么制度呢?“我们医院医生工资由医生开出的各种检查费和每月药费提成组成,其中西药提成15%,中药提成20%。

  比如一瓶100元的药,按这个药的价格,15%作为他们的工资。他们每月要开出大概10000元左右的药费,才能拿到1500多元的全额工资。”另外,刘大夫表示: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这是“大处方”的一个突出临床表现。“回扣高尽管不是导致滥用抗生素的惟一原因,但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原因。”据介绍,当前医院里回扣最高的是抗生素类药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生素类药品有近百种,既有很便宜的青霉素,也有100多元一支的‘罗氏芬’,好的进口抗生素高达3000多元一支。

  

药价高自然回扣就高,这样一来处方自然就“大”了。

  据专家介绍,当前滥用抗生素现象在国内十分普遍,给人们增加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负担,还有用药上的安全隐患。如果患病之初就用高级抗生素,将来细菌发生变异,病人就会面临无药可救的危险。

  很多处方流不出医院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通常药品在药店的价格比医院低20%—30%。

  而平价医药超市的崛起对药价的冲击更大。然而,药品

零售业的这种发展,尚未对降低百姓用药费用带来质的帮助。据业内人士估计,百姓在药店购买药品的量在全部药品销量中只占20%左右,医疗机构仍然是药品销售的主渠道。

  百姓为何不去药店?难道他们甘愿挨宰?记者的调查表明,这一症结的“根儿”还是在医院:很多处方流不出来。一位医生告诉记者,病人在他们医院看病时所开的处方,基本上都是在本院取药。而对于粉针类静脉用药,目前几乎所有大医院都拒绝使用病人从医院外带来的药。认为一旦出了事,责任难辨。对口服处方药,病人的选择权似乎大一些,但服用后一旦有什么问题或是需要后续治疗时,由于对来自医院外的药难以把握,医生也都很难负责。不用病人自带药品是医院的一项常规,很难破掉。

  “医院这样做,表面上看是为了对病人负责,实际上并不排除保护医院自身利益的动机。而怕惹医疗官司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此,这位医生认为,这是医药剥离之初,医院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处方流不出医院这一情形,记者从药店那里也得到了证实。

  兰州某中等规模连锁药店的王经理告诉记者,自从政府出台了凭处方购买处方药的规定后,处方药的销售额每月减少3万—4万元。药店主要还是以销售非处方药为主。他说,如今许多药店之所以设坐诊医生,就是为了促进药品销售。

  本报记者张凡赵汇见习记者李国林(来源:兰州晨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