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连:社会化救助构筑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18:09 人民网

  人民网大连视窗8月19日电记者王金海、赵君报道:8月17日,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石崮庄的刘老汉和老伴乘船来到大连,将一面绣着“亲情服务温暖到家”的锦旗送到了大连市救助管理站。数日前,他们15岁的儿子刘亮被老乡骗到大连打工,还被骗去500元钱,是救助站求助接待窗口细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了刘亮,在刘亮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情况下把他送回老家。在大连市救助管理站求助窗口,像刘亮这样事每天都会发生,他们或者打工不着、寻亲不着,亦或钱物丢失、偶遇困难,在大连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的社会化救助下,仅今年前

7个月,有2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流浪者、农民工人得到帮助。

  自2003年8月,国家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后,大连街头出现了乞讨者多、危重病人多、讨要手段多和来站求助者少的“三多一少”现象,聚集在商业区和旅游风景区的流浪乞讨人员有时高达1000多人,劝导难、不进站、强讨恶要等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大连市救助管理站改变以前强制性收容遣送的办法,开始实施关爱性救助管理,创新全国“九个第一”救助方法,形成以民政部门为主,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的社会化救助格局。以救助流浪儿童为例,慈善义工与流浪儿童结亲家,居民为流浪儿童当“爱心妈妈爸爸”,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流浪儿童敞开校门,社会组织和工商业者为儿童捐款捐物,定期到中心为儿童理发、洗澡,并开设音乐、英语课程,形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怀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局面。

  2003年9月,大连市救助站组建了全国第一支由社区干部、楼长、社会治安巡防员及管片警察组成的150人城市救助联络队,他们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和救助,帮助行动不便的救助对象护送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并引导市民将个人的救助行为转变为向救助站等社会职能部门捐助救助,仅一个月,全市重点商业区的流浪乞讨人员减少了60%。

  在偶遇意外来救助站求助的人员中,有些人是因为务工无着或打工被骗前来求助,2004年7月,全国第一家职业介绍所进驻救助站,免费为求助人员介绍工作。内蒙古43岁的农民张竟声妻子病故多年,争气的女儿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他借遍了亲属,也没能凑足女儿昂贵的学费,他来到大连找工作,几经周折未能找到合适的,他沮丧地来到救助站,工作人员耐心了解后立即为他免费介绍了一份工作,每个月能挣1000元,他对救助站充满了感激,他哽咽地说:“是救助站让我女儿园了大学梦,我和女儿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针对被偷、被抢、被骗的临时求助人员,救助站除免费提供他们的住宿、通讯联络外,还免费设“一元钱存折”个人账户,工作人员以自己的名义在银行存入一元钱开户,接待无钱返乡的求助者时,帮助其联络家人,让求助者依靠亲属的汇款及时返乡。

  新办法出台后,大连救助站不断尝试社会化救助之路,率先在全国设立第一队救助劝导员,走上大连街头开始了主动救助;建立全国第一批与流浪儿童“结亲”、联合劝导帮教的义工民用工队伍,开通全国第一条寻亲热线和网络;实施心理矫正服务,第一批负责心理咨询和矫治的救助辅导上岗。2004年12月,拓展救助站职能,开通为城市居民提供紧急避险的救助项目,与烟台、四平等地处海陆枢纽的兄弟城市共同实施跨海、跨省接力救助项目,解决了跨区域救助“断档”的难题;建立特殊受助人员图像数据库、编撰流浪儿童非正式教材,增设“为走失儿童提供临时食宿和就学服务”、“在重大节庆期间提供家庭式亲情服务”等救助帮助项目。

  两年来,利用休息日主动到大连市救助站参与街头劝导流浪乞讨人员的各类社会志愿者从无到有、从20余人增至200多人;专门帮教流浪乞讨人员的大连慈善义工由原来32人增到196人;在节假日为流浪儿童当“爱心妈妈、爱心爸爸”的普通市民从原来的26人增至100人。救助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手合作、社会组织和个人爱心相扶的和谐局面已经在大连形成。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