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石化:靠科技“强身健体”(国有企业风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06:3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8月20日讯 记者白天亮报道:今年夏天,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上海赛科90万吨乙烯工程正式投产,“工业的血液”石油在这里被源源不断地分解裂变成各种高规格石化产品,其生产工艺和大部分产品质量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大大缓解国内乙烯市场的紧缺状况。近年来,中石化坚持科技创新,大量采用和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一大批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建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上半年,中石化合并报表实现销售收入3777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税536亿元,同比增长18%。

  中石化总经理陈同海介绍说,中石化成立以来,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靠科技强身健体,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中石化以提高综合加工能力、油品质量升级为主,对炼油企业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清洁燃料生产能力和含硫原油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到去年底,通过关停小炼油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靠近市场改扩建大炼厂,中石化已建成镇海、茂名、上海、高桥、金陵、齐鲁等6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最大单套原油蒸馏能力提高到1000万吨/年,成为亚洲最大的炼油企业。通过成功开发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脱硫等一批具有自己特色的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中石化炼油企业的加氢精制能力提高到4500万吨/年,约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30%,高硫原油加工能力从2550万吨/年提高到4250万吨/年,柴汽比从1.85提高到2.1,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在技术创新的带动下,中石化的化工产品结构也进一步改善,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明显提高。对燕山、上海、扬子和齐鲁等乙烯装置进行第二轮扩能改造,分别形成了80万吨级乙烯的大型规模。对天津、中原、广州等3套中型乙烯的挖潜改造扩能,使企业摆脱了亏损,实现盈利。跟踪世界乙烯的前沿技术,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合资合作,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南京扬巴60万吨乙烯、上海赛科90万吨乙烯工程相继投入商业运行。大量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工艺,2004年中石化合成树脂生产能力达到702万吨/年、合成纤维能力187万吨/年、合成橡胶能力70万吨/年,可生产300多个牌号合成树脂新产品,大大缓解了国内高品质专用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据悉,“十五”以来,中石化已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共申请国内外专利4191项,获得国内外的专利授权共2488项。其中不少新技术,如芳烃生产成套技术、环管聚丙烯技术等已在改造和新建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改变了从前大量依靠引进装置和技术的局面,为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编后)

  中石化越来越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亏损的企业实现了盈利,高附加值的产品占到更大比例,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物耗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

  走科技路、吃科技饭,使中石化的持续发展获得了更加强大的支撑,也启迪着其他企业,要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坚持走以技术改造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量的实践证明,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可以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效益,增加市场竞争力。而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能够用较少的增量激活较大的存量,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对于尚处于困境的企业来说,引进开发新技术,是一个重新赢得市场的机会。对于那些发展顺利的企业而言,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能为未来的发展积蓄更多的能量。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21日 第一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