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为何校外“安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09:27 南方日报

  文/郑功

  新闻背景

  2004年6月,针对日渐突出的大学生校外租房问题,教育部明确发文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此“令”当时在全国引来广泛争议。时隔仅一年,教育部在今

年7月19日下发的《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通知》中,又取消了这一规定。此举同样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应。

  现状

  实施了一年的租房禁令似乎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用,据调查,一些高校周边出租屋生意一如既往地兴隆。许多高校有将近10%的同学在外住宿,在外租房的不少学生都在和学校“打游击”,对于去年的“禁租令”,很多大学生都表现出“不可接受,不能理解”以及“你禁你的,我租我的”态度。而现在禁租令一解除,很多本就在外租住的学生松了一口气,认为自己这下终于不用偷偷摸摸过日子了。这些热衷在外租房的学生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创业一族

  一些学生三五相约合伙租房,除了生活用品,还搬进去电脑、扫描仪等专业设备。他们是特意搬出学校的“创业一族”,利用所学专业做一些广告设计、编程或是囤货搞销售等,活动空间大、时间自由,出租房既是寝室也是工作间,这一切是校内宿舍无法比拟的。

  阿明学的专业是经管专业。今年4月他和几个同学搬出校园,在校外租下了一套每月租金400多元的二房一厅的房子,“我是从事某商品直销业务的,至今已有一年了,住在学生宿舍不太便于工作,所以搬了出来。”阿明对自己的选择不无得意。

  备考一族

  两个月的暑假,对备战各种考试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整段学习时间。于是有不少迎考的学生选择了到校外租房。他们的理由是:暑假不回家的同学很多,但通常分为“备考派”和“打工派”,两派作息时间不同,如果住在一起,往往学习效果不好。因此,到校外选择一个安静的、属于自己的环境,也是理所当然的。

  “还有2个月就要考试了,但宿舍嘈杂的环境让我十分无奈,寝室里的哥们都在忙着实习、找单位,每天晚上临睡前的时间,俨然成了他们的经验交流总结会。而我从年初就铁定主意决定考研。挤在他们中间,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外星人一样。反正时间也不长,所以我就自己租了间房搬出来专心复习。”正准备考研的小铭如是说。

  甜蜜一族

  因为恋爱原因希望过“二人世界”也是大学生校外租房的一个原因。不少热恋中的学生为了摆脱学校诸多管制或避免受到打扰因而选择到校外租房。

  阿静和阿进就是这样一对学生情侣。学校住宿有“男生不许到女生宿舍”、“限制女生到男生宿舍”等规定,有时候找对方都不方便,同时也因为顾忌室友而不能尽情享受甜蜜的二人世界,为此,他们决定搬出来一起住。阿进说:“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现在大学生结婚都可以,所以在校外租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个性一族

  人以群分,大学生都是有不同个性、思想和生活习惯的成年人,而学校划分宿舍时是很难做到逐一调查,摸清每一个学生的脾气秉性的。因此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就不容易合群,宿舍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个性强的学生并不愿改变自己,也无力改变他人;为减少宿舍内的摩擦,就只能自己搬出去单过。还在念大一的小黄租房的理由就是:“住在学校里不习惯。”他说,由于南方人和北方人生活习惯有差异,个性心理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大家在一起相处总显得不合拍。“我习惯早起早睡,而有的室友是夜猫子,熄灯后还要絮絮叨叨地谈心,或旁若无人地哼歌,让人难以忍受,干脆到校外租房来逃避矛盾。”小黄无奈地说。

  自由一族

  不少学生选择校外租房是为了“更加自由”。晚上想开夜车复习功课或是看精彩球赛,也不会有熄灯之忧;早上想睡个懒觉也不会有室友干扰;玩游戏、听音乐、上网都可以随心所欲,没有人来干涉你;自己的“小秘密”也有了更大的保留空间,不怕被人“窥探”了去。

  小涛的租房史始于2004年的欧洲杯。身为意大利队的狂热球迷,学校每天23时的门禁对他来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咬牙,他在学校边的新村里租了间毛坯房,扛了条席子和一台电视机就住了进去。那段时间,小屋成了他和同学们的疯狂乐园。几个大男生聚在一起没日没夜地看球、睡觉,睡觉、看球。饿了就自己做饭,累了倒头就睡。欧洲杯结束后,小涛说什么都不肯再回管理严格的宿舍了。

  声音

  学生:大声叫好

  

  解除“禁令”大快人心

  在学校“禁租”期间不少同学并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禁租”,而是和学校玩起了捉迷藏,平时在外租房,学校一到查房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一个短信便躲过了学校的检查。“禁租令”只不过成了有名无实的一纸空文。有些同学因为与同宿舍同学之间有矛盾等确实需要外出租房,又害怕被学校查到而不得不住在宿舍。“禁租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现在“解禁”真是大快人心。

  ——学生小陈

  “依法办学”的体现

  法律上没有规定某一类公民没有租房的自由,如同前不久教育部取消大学生“禁婚令”一样,“解禁”校外租房既是教育主管部门“依法办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对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权肯定的表现。我们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学生小顾

  家长:多数担忧

  在外租房不能让家长放心

  毕竟孩子现在的花费大多是父母供应的,随心所欲选择在外租房,将会加大父母的经济支出。加上有的地方治安环境不太好,万一出什么事,家长如何才能及时知道?虽然在外面租房住孩子能有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但现在很多孩子在校外租房,名曰学习实为同居。还是住在学校统一管理的集体宿舍里比较令家长放心。

  ——家长王先生

  集体生活对大学生有利

  从长远眼光来看,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大学就是他们看社会的一扇窗口。大学生可以慢慢在大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展自己的交际网。而集体生活无疑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手段之一,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应当鼓励大学生在学校住集体宿舍。

  ——家长吴女士

  加强约束有必要

  大学生虽已成年,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在生活上仍不应离开学校的管理。一旦他们可以随意在校外租房,那么遇到危险或沉迷恋爱玩乐,学校老师便很难及时察觉。既使发现了,一时也难以找到学生加以约束,这对学生们健康成长不利。对于尚处于家庭消费者阶段的大学生,加强约束和管理仍有必要。

  ——家长陈先生

  学校:压力犹存

  某大学学生处的一位处长说,大学生校外租房“开禁”,并不意味着高校的压力减轻了。在西方,开放式办学的高校,其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外租房学习的,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高校只负责教育责任,而不负监护责任,学生对其所有行为负法律责任。而在国内,社会“潜规则”却往往认为,学校应对学生的行为负全责,无论法律是否有规定,只要在读生的安全、生活出了问题,高校都难辞其咎,而这些因素又往往影响着学校的考核和办学声誉。因此,“禁”与“不禁”对高校而言,区别并不大,学校仍希望学生能在校内集中居住。

  一些高校的负责人认为,开禁后教育部提出要学校方面做好校外租住学生的安全工作,这对学校来说又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和压力,虽然现在多数学校不表态,但是很有可能采用的一种做法就是如果学生外出租住,必须让学校知情,在知情情况下,学校、学生与学生家长三方签字,来约定安全方面的责任问题。

  专家:高校不能再当“保姆”

  专家认为,以前对于大学生租房的强行禁止本身就缺乏法律根据,所以造成了很大的争议。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学校不能老是担当“保姆”角色。而且大学往往将一半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管理学生吃穿住行上,浪费了很多资源,学生一有问题,家长和社会就找学校。其实大学的主要功能应该就是教学。如果学生老是在学校的庇护下生活,反而会造成大学生与社会接触太少,无法融入社会。因此,放宽管理应该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表现。

  “禁租令”取消了,对高校管理并非是件坏事。随着高校近年来的大幅扩招,现在不少大学受校园面积的限制,校内住宿条件满足不了在校生人数的增长,10个学生同挤一间寝室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仍较为普遍。“禁租令”取消后,一些缺乏条件的高校可采用集体租房的形式,缓解校内宿舍压力,对刚入校的新生,要熟悉校园,调整节奏,需严格规定在校内宿舍居住,而对高年级学生,可组织他们按班级或院系为单位,在外统一租房,这样做既减轻了高校压力,同时也能便于管理。

  专家认为,高校最终要理顺关系,明确学校、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责任关系,学校不能把什么都揽到身上。如果大学生自己在校外租房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图:

  资料图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