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游击战专家和老游击队员的对话(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10:2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游击战专家和老游击队员的对话(组图)
老游击队员郝李钰说起自己当年铁锨破桥,显得格外激动。

游击战专家和老游击队员的对话(组图)
在抗战史专家张宏志家里,满是他自己所著的抗战研究专著。

  文/图记者王丽 薛雯实习生李明王史源

  核心提示

  “没有游击战争,忽视游击队和游击军的建设,忽视游击战的研究和指导,也将不能战胜日本。”60多年前,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强调了游击战对于中国命运的战略作用;抗战胜利60年后的今天,记者连线一位抗日游击战士和一位游击战专家,在他们的“对话”中,60多年前全民抗日游击战的壮阔场面豁然展开——

  人物档案

  郝李钰,一位63年前的抗日游击队员,在15日本报纪念抗战胜利大型专题推出后,致电记者,用他的珍贵记忆为我们打开了抗日游击战朴实却恢弘的战争画面。

  张宏志,中国抗战史专家、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中日血战三部曲》《中国抗日游击战争史》等十多部著作。1929年生于河北省徐水县。童年目击过抗日游击战士风采的他,以自己的等身著作向我们论证了游击战以点点星火之势,燃遍中国抗日大战场的重要作用。

  1938年10月,晋察冀边区已辖83个县,其中包括郝李钰所在的山西岱县和张宏志所在的河北徐水县。

  目前,两位老人都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从12日到19日,记者翻阅大量史料,并奔走两位老人之间进行连线,以其“对话”再现当年烽火连天日的游击战场面。

  (以下郝李钰,简称郝;张宏志,简称张)

  风雨如晦晋冀天的抗日动员

  郝:我1922年生于山西晋北地区岱县一个叫做王家会的山村,1942年的时候,晋北早已经是日本鬼子和敌伪汉奸的天下,百姓性命朝不保夕。我刚满20岁就加入了当地民兵组织,成为一名抗日战士,到1945年抗战胜利,一直在岱县抗日根据地第六区游击队做青年工作。

  张:和郝老比起,我算晚辈了。1937年日本鬼子进入我家乡河北保定府的时候,我只有八岁,当时的情形和郝老描述的差不多。但在我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年轻娃娃们组成的抗日宣传队,十多个18岁左右的年轻人组成的抗日宣传队常常在沦陷区的各个村庄,用“活报剧”的方式作抗日宣传,然后就会有大批农民响应动员,加入到群众自卫组织中,成为打击日军的新生力量。

  郝:是啊,群众就是很积极。我当年干的青年工作其实就是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我那时侯的绝活是耍霸王鞭。每次都是我先耍霸王鞭吸引很多群众来看,然后给大家讲抗日的意义和作用,最后发动青壮年男子参加八路军。因为那时侯到处都可能有敌人的奸细,我们就打一枪换个地方,从来不在一个地方久留。

  张: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就预见,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规模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所以,从我几十年的研究来看,当时恶劣环境下的这种宣传非常有效,的确发动了很多群众。关于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兵力增长,这里有一组统计数据,1937年兵力合计9.2万人,1940年是50万人,1945年9月抗战结束时,已经是131.8万人了。

  铁锨破桥的敌后武装

  张:尽管队伍在壮大,但当时游击队斗争条件很差。日本人长野朗在《游击队与游击战》一书里这样写:“共军原是步兵枪也不多的军队……飞机、坦克和重炮共军当然没有,据说只有少量野山炮和迫击炮,基本上普及了步枪和机枪。”凭这样的军备装置和日军打仗,艰苦的情形可想而知。

  郝:真的就是像歌里唱得那样“没有枪,没有炮”。条件虽然艰苦,却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斗志。记得1944年大年初六,年还没过完,我接到上级命令,要尽快把普沱河的一座桥破坏掉,以打击鬼子最后的嚣张气焰。年初七,我和其他几位奉命破桥的游击队员一起来到普沱河东桥。但是没有炸药,我们只能用铁锨等笨重的农具一点一点地砍、挖。最终,把那座三十多米长的木桥掀翻了。

  张:这种情况比较普遍,由于武器弹药不足,当时还有各种严格的武器使用规定。

  郝:记得我们当时,就是一颗小小的子弹,也不能随意发射,上级明确规定:见到敌人时才开枪;瞄准后再开枪;有命中把握时才开枪。

  那天执行完破桥任务后,也是因为没有武器,还被鬼子抓回他们的炮兵司令部了。破桥后,我和同行的区政府民兵队长、教育助理等数人前往不远的上曲村,随便找了一间废弃的民房,就在炕上躺下呼呼大睡了。没想到,刚歇下不久,就被得到消息的日本鬼子小分队找到了。

  20多个手里拿着机关枪或步枪的日本鬼子把我们休息的屋子团团围住。但当时我们几个一共只有一支枪和一个手榴弹,根本无法和敌人的火力抗衡。同行的教育助理冒险突围,结果刚一开门,被日本鬼子一刀刺死。我们几个就这样被鬼子抓了起来。要是当时我们手里有足够的武器,一定杀他们个落花流水。

  兵民乃胜利之本

  郝:三年游击战经历,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抗战胜利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人民群众。

  记得刚进入游击队,应该是1942年八九月间,刚刚收割完地里的庄稼没多久,鬼子就在各个村抢粮。

  张: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大扫荡”。当时日本军队的扫荡常常受到各地群众自卫组织的破坏。

  郝:那次我们接到区政府命令,任务是要破坏鬼子的活动。记得当时只有十几个鬼子来抢粮,我们藏在一个地形和“平型关”差不多的坎崖地带,也不觉得害怕。大老远队员们就看见鬼子牵着驮满了粮食的骡子,一步步走进了游击队员事先埋好地雷的埋伏圈。只听“轰”的一声,地雷炸惊了驮粮牲口,骡子开始跑着乱叫起来,粮食洒落了一地,日军慌了手脚。一个鬼子靠近骡子时,还被骡子给踢伤了。然后,我们就趁机挥着大刀冲了上去。日军势单力薄,没敢反抗就逃窜。

  张:像郝老说的这种夺粮,还有破桥、毁路等活动,当时都是游击队“骚扰”日本军队常用的方式,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1940年左右,我们河北平原到处是一种群众挖的反封锁道沟。有了道沟,我方可在沟中隐蔽活动,人民也可经由道沟行走,但敌方却遭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他们的汽车装甲车不能畅行,速率降为与步兵相等,平均每小时只能走4~6公里。这样一来,敌人丧失了快速部队的优点,只能像步兵一样与我方作战。据冀中第八行政区统计,已挖成的此类道沟占所有道路的82%。可以说,人民群众的力量,彻底改变了当时河北大平原的地形地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抗战力量的对比。

  不过,这种破坏常常遭到日本人的报复。

  郝:是啊,在我们劫粮第二天,一大队日军全副武装开进村子,先是放火烧了70多间房子,然后又当着全村男女老少的面杀了三个男青年。63年了,每当想起那个血淋淋的场面,都会打冷战。不过,村民们都冒着危险保护游击队员,没有一个人因为怕死供出游击队员。解放后,我听到毛主席曾说过“兵民乃胜利之本”,恐怕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张: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也曾说,如果我们离开了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政策,如果我们离开了人民群众,则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们就不但不能压碎敌人,并且早就被敌人压碎了。可以说,战争要取得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没有人民支持的战争是没法打的。

  游击战是一大创举

  郝:《西安晚报》的“抗战在陕西”我一直都在看。因为陕西当时是国统区,日本人没打过黄河,所以没有游击战。但既然是纪念抗战,就一定不能忘了写游击战。

  张:对,游击战的确在抗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中国抗日游击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大创举。8年抗战中,根据地抗日武装力量与敌军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军、伪军百余万人,抗击了侵华日军半数以上和几乎全部伪军,破坏了日本人的入侵计划,解放了10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1.2亿人民,队伍发展到127万多人。

  郝:我参加了三年游击战,打得鬼子鸡犬不宁,他们到处笼络汉奸、地痞,到处安插人员,把我们的消息通报给他们,像前面所说的我们夺粮、破桥等行动之所以鬼子能发现,还打死我们的同志,就是因为有汉奸报信。不过相比较看,我们对他们的破坏非常巨大,日本人对游击队一直是又恨又怕。

  张:我曾看过侵华日军所写的《作战日志中的中国事变》,里面显示,日本华北方面军在1940年已经将共产党游击队作为“最大癌患”,并编辑《剿共指南》通报全军。之所以他们对游击队又恨又怕,从整个抗日大局来看,是因为从1937年到1945年间,游击战在敌人后方独立开辟了战场,创造了18块根据地,使日军在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游击战中两面受敌,在战争中处于不利状态。

  同时,全民抗日的阵势也使战争的重心从正面战场转移到广大的敌后地区。在战争的初期,国民党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正面战场的较量是战争的重心,在武汉战役之后,国民党军队溃败,虽然日军大举南下,但在日本侵华的27.5个兵团中,仍有15个不得不用于占领区的守备,占了侵华总兵力的一半以上,其原因就在于中共领导的游击战争使日军大部分的军力不得不疲于奔命,从而使重心发生转移。

  再就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日军从华北占领区搜刮财富的战略计划。日本入侵中国之初,准备在华北建立包括钢铁、化工、电力等7个工业基地,但最后由于敌后游击战争的破坏,一个都没建起来,其掠夺中国财富的野心和计划最终破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