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至立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摘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10:40 人民网

  ——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摘要

  陈至立

  2005年8月20日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5年中国科协年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千名科技精英会聚祖国美丽的西部边城乌鲁木齐,共商中国科技大业,象征着我国科技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国务院,对本届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也借此机会,向新疆各族人民群众致以衷心的美好的祝福!

  科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是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生力军。这次会议围绕“科学发展观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必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新疆的资源,尤其是能源丰富,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国科协在新疆召开年会具有特殊的意义。下面,我就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谈几点认识。

  第一个问题:中国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低。一方面,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显著扩大,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这些都带来发展的新机遇。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20多年里集中突显,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第一,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日益加剧。

  据统计,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十分之一;人均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过去20多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2.6倍。2003年,我国消耗了占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以及40%的水泥。2004年,由于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剧增加,国际市场价格曾上涨了71.5%;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我国全年多支付外汇达数十亿美元。长此以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不堪重负,国家将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我国万元GDP用水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4倍。此外,我国每年约有7亿吨农作物秸秆、近230亿吨工业有机废水、500多万吨废钢铁、大量的电子垃圾,多数白白地浪费掉,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49-2003年间,我国累计产煤350亿吨,而煤炭资源消耗量已超过1000亿吨,回收率平均不到30%,这意味着50年间扔掉了6个百亿吨煤田,浪费严重。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森林草地退化、江河断流、湖泊萎缩、生态系统失衡、城市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正在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超过2000万吨,烟尘排放1000多万吨,二氧化碳排放8亿多吨。水土流失严重,草原严重退化。由于生态植被的人为破坏,仅西部地区就有1000多万人口吃水长期困难。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未来我们不可能继续沿着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走下去,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刻不容缓。

  第二,技术瓶颈约束日益突显。

  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牢牢把持着国际产业分工的高端,获取超额利润。我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失去了许多应得的利益。

  面对咄咄逼人的科技发展态势,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情况还不能令人满意。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原始性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在科学知识生产方面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还较小,国际科学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特别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被引用数来看,我国仅排在世界第20位。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国在每万人口中的研究开发全时人员数较低,仅为日本、俄罗斯的1/10,韩国的1/4;科技领军人才和战略型科学家也明显不足。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2003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的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充分利用当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本来应当是我们赶超先进的一条捷径。但我国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是1:0.078,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比例则为1:5-8。我们同日本和韩国技术能力差距的拉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这里。

  第三,国际竞争压力日益严峻。

  事实说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缺乏核心竞争力是很难分享全球化成果的。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规则下,后发展国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挤压。

  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近百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许多人开始把中国奉为“世界工厂”。但是,认真分析这个“世界工厂”的内涵,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为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有90%是“三资”企业实现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制造装备的80%、数控机床的70%、医疗装备的95%依赖进口。此外,有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产业,不仅消耗了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我国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而且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位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第二个问题:自主创新是国家重大战略抉择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他们在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要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不仅意味着人均GDP要跃上3千美元左右的台阶,而且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特定的国情和需求,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中央领导对自主创新非常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的新路子”。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基于当今国际竞争态势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重大判断,为今后我国科技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鲜明地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灵魂,意义十分重大。

  这里,我想强调两点:

  第一,正确理解自主创新的基本内涵。

  我们所说的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提出加强原始性创新,显示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面向未来的坚强自信心。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们仍然有较大差距,在某些前沿领域的差距更加明显。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业已奠定了萌发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础,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也不断扩大。这一切,都决定了我们必须也可能在某些领域有所作为、后来居上。一个拥有13亿人口和5000年灿烂文明的民族没有任何理由妄自菲薄、自甘落后。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坚持自主创新,实现重点跨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提出加强集成创新,体现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谋发展的战略眼光。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告诉我们,集成创新是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推进自主创新也一定要顺应这一潮流和趋势。我们应当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把集成创新纳入到自主创新的范畴里来,提高科技研发活动的效率,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提出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反映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宽广胸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广泛的对外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后,我们应该在加大更深层次的技术引进以及开辟更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基础上,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争论不在于要不要引进先进技术,而在于是否花大力气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既反映了我国在开放国际体系中的宽广视野,也反映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向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学习的视野和胸襟。

  第二,自主创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强调要坚持自主创新,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把自主创新明确作为国家战略,既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形势的需要。

  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中国的发展必须体现国情和本国特色。科技发展也必须有自己的明确方针、发展路径、政策导向和机制体制。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重大的科技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必须自主建立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技术基础。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要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找到真正的切入点。因此,这不但是我国科技发展路径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突破。

  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题的战略安排。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表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发展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方面,必须强调国家意志。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技术,提升关键产业水平,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技术进步的基本立足点。

  自主创新是破解提升国家竞争力难题的重大部署。当前,经济全球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促进了科学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但是,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内产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获得。我国的产业体系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使之转化为自主的知识资产,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创新队伍和自主开发的平台,进行技术创新的实践,掌握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第三个问题: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前不久,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本世纪头20年,我们要通过不懈努力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我们要努力使我国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提高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典型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拥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空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以及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提高;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五位。

  我们一要立足于国情和国家发展的紧迫需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要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带动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三要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四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我们要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抓住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技术,为获取和利用战略资源开辟新的途径;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为实现以上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在此我想强调三个问题:

  第一,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投入自主创新的伟大洪流。

  我们要真正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贯穿到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自主创新远不只是单纯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更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也就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程度和先进技术成果、产品在全社会的应用程度。只有全党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和支持,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在这一方面,中国科协系统有着独特的优势,完全有能力、有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相信,一个百舸争流、群英荟萃、充满活力的科技局面一定会到来。

  第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一是要把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要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集成与应用的主体,推动企业成为资源节约的主体、资源高效利用的主体、新能源开发与应用的主体。二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在原始性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先进文化方面的作用。三要改善科技活动的宏观协调管理,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效益。四要建立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国防科研体系。五要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

  第三,抓紧研究制定激励创新的政策措施。

  激励创新的政策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保证。要加快制定一批完善、系统、相互衔接、互相配套的激励创新的政策。主要是切实加大对研究和开发投入的政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政策,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等。还要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和财税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等等。

  同志们:科技创新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科技工作者任重道远。希望同志们投身科技创新的伟大洪流,锐意进取,立志创新;希望同志们大力宣传和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希望同志们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人民造福。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坚持可持续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人民网乌鲁木齐8月21日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