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在冷漠中发展有违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00:22 红网

  近日,有一些冷酷的事件在媒体连续上演,激起了一些评论家义愤填膺的声讨。这类冷酷的事件过多,我可顺手拈来一些,比如福建某地一村民因差100多元未能及时输上血,在医院拖了三个小时后不治身亡;安徽某公安局政委不慎溺水,好友跪求村民相救无人应;见义勇为青年伤痛缠身,穷困潦倒,无奈在医院跳楼身亡;女孩被火车撞飞,有关部门却无动于衷,等等。

  也许这类事件过于频繁,过于残忍,过于冷漠,对我而言已引不起心底的波澜,已经少了些愤怒、痛心,而是多了些平淡、遗忘了。浏览标题,看而不“记”是我的一贯做法,当然亦不会把它们作为日常的谈资。因为经验告诉我,愤怒于事无助,它不能阻止冷漠的流行,不能激起看客的热情;痛心于身不利,于事无补,却可能被看客冷笑。无奈之下,只有平淡吧,忘记了。但是在平淡、忘却中依然却甩不掉一种冷冷的悲凉感。

  知已亦知人。在由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建构的地球村内,各种硬邦邦的社会信息铺天盖地的向公众袭来,生活于其中的任何人都难以避免。因此,我坚信目前社会上正潜行这一股冷漠的寒流,如癌细胞一样侵蚀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曾几何时,“关我何事”成为一些青年人的口头禅;“我行我素”被社会赞誉,“看客”在各地频频出现等现象为公众的冷漠、我的猜测作了最好的注脚。

  社会在冷漠中行进,虽是高楼大厦、香车宝马、莺歌燕舞,却仍如一架没有人性的灵敏机器,只知机械的运转,不知运转之意义;人们虽然有掌声、鲜花相互捧场,有美言相互赞誉,却难以掩饰阴影中人与人之间的狼性关系。你不管我,我不管你,忙于奔波、忙于算计,精于做秀,相互从对方的痛苦中获取快感就是这种狼性关系的生动写照。由此,在冷漠中运行的社会,是社会失去和谐,人际关系恶化的社会,长久以往,有机的社会将不可避免的走向分崩离析。

  治病需找病根。支配种种“冷漠”事件形成暗流的主要“病根”亦在“发展”本身。因为贫困、因为挨打过,因为落后,等等原因,我们失去了发展的理智,选择了不计一切手段追求经济发展的道路,建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社会运行模式。其间,虽多次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两手抓,但却多流于形式,一手硬,一手弱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以致在公众的头脑中种下了“逐利”的因子。不幸的是,这种因子与传统文化中的“实用哲学”的糟粕部分挂了钩,狼狈为奸了。更不幸的是,这种不良的现象被当代大众传媒利用,成为它们用愤怒刺激公众眼球,赢得利润的一种策略。它们不加选择、不加引导的报道各种凶残、刺激、血腥、冷漠的事件,在“监视社会”的幌子下放大此类事件,不断地刺激公众的头脑,加深公众的冷漠感,继而让公众患上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60年代曾描述的媒体“麻痹症”,此症状是由于接受了过多的不正常、极特殊的冷漠“新闻”后,出现了对特殊事件冷漠不关心或被动消极的状态,严重的还会毫不了解社会上平常、正常、普通状况,产生社会处于完全病态状态的幻觉。

  错综复杂的病根须多味药多管齐下,轻重并行,不可受情绪影响,乱用药方。公共领域前行的冷漠症亦是如此,除了纠正以GDP为中心的发展观,树立经济、社会和谐的发展观外,还应加强公共领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政府要多出台一些带有人文关怀的政策;各个社会机构要尽量克服各种制度的机械、官僚的缺陷,灵活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要负起社会的责任,克制对利润的渴求,多些人文关怀,多些感动事件的报道,以挽住那些正在流失的爱心,等等。总之,应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多种方案在全社会中普及人文关怀,让社会充满更多的人性,更多的爱心!

  (稿源:红网)

  (作者:刘继忠)

  (编辑:杨国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