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要想停此处,留下买路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04:30 现代快报

  新闻提示

  目前,南京新火车站还在施工,然而,近日有群众举报,位于南京新火车站广场南侧的龙蟠路上,有人竟私设“收费站”,对进入火车站广场的车辆收费,大肆敛财。龙蟠路私设收费站

  昨天上午8点多,记者赶到南京火车站广场南侧的龙蟠路上,只见4男1女站在约4米宽的马路两侧,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沓发票,见有车辆要进入火车站广场,他们便走到路中央,挥手让司机停车。如果是小轿车,便撕下一张8块钱发票,票面如同地税局颁发的餐饮发票;如果是大巴,收费则高达15元。交完费用后,这些车辆方能由西向东顺着路面往前行驶进入火车站广场。

  在短短的10分钟时间内,记者观察到先后有20多辆车陆续从龙蟠路驶来,当司机声称要进入火车站广场接人时,这些收费人员连忙示意停车。

  一辆面包车驶近时,一名戴着墨镜站在路中央的女子称:“先交费,才能进广场!”她低着头,睁大了眼睛直冲司机喊:“你快点,后面还有很多车要进广场!”面包车司机探出头将8块钱递给这名戴墨镜的女子,接过发票后,才获准驶入站前广场。面的每月收400多元

  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记者以“面的”老板的身份,与“收费站”的一名男子交谈起来:“听说火车站广场可以停车,我手上有10辆面的,但没有营运证(即黑车),要到广场接客人,怎么办理手续?”

  “你到马路对面治安报警亭,找一个叫陈警官的,他会告诉你怎么办。”“收费站”一名男子悄悄地说。随后,该男子又说,如果长期在火车站广场停车接客人,要办一张卡,“进出方便,随你停多长时间,没有人管你。”

  在男子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收费站”对面的治安报警亭。走进报警亭,只见两个民警和一个保安在闲聊,门口还站着一个老民警,看上去50岁左右。“请问哪一位是陈警官?”“在广场那边。”站在报警亭门口的那位老民警指着停车场边一位和人说话的民警。

  记者上前问:“陈警官,我是开面的的,手头上有10辆面的,想到广场接客人,怎么停车?”陈警官先是一怔,打量了记者一番,而后犹豫了一下,“现在不行,下个月再说。”并声称,每辆车都要办停车证,每月至少四五百元,说完便走开了。广场停了100多辆车

  在偌大的广场上,记者发现广场北侧还在施工,而各种车辆包括大巴、中巴、面的以及轿车等车辆,估计有100多辆,把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车辆都是通过“收费站”进来的,有的是来接人的,有的是等客做生意的。他们只要交了8块钱到15块钱后,就可以进入广场,随意停放,而且时间不限。那么,既然把广场做为停车场,怎么就没有管理人员呢?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找到一名戴着袖章的执勤管理员。他告诉记者,他是专门在广场上维护治安巡逻的,至于广场停车一事,他也管不着;谁同意的,他也不清楚。

  那么,这个强行收取费用的“收费站”是否合法,又是由哪个部门批准的呢?车站派出所称不知

  随后,记者找到南京火车站派出所。一位值班民警表示,该“收费站”是今年8月18日晚上设立的。对于有关人员私设“收费站”进行大肆敛财,他也感到无奈和不安。

  据这位民警称,当初火车站在规划、建设时,南京市和当时的南京铁路分局及铁路公安处就达成共识,建成后的火车站广场占地8万平方米,主要用途是给市民、旅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目前,南京新火车站广场还没有正式启用,有关部门派人“杀”到龙蟠路上私设“收费站”,进行收费,给车辆进入火车站广场提供“方便”,“其目的明眼人一看便知,但它的后果将直接给火车站地区治安管理带来严重的混乱。”未经批准属乱收费

  随后记者经过另一番调查后得知,这个“收费站”是由南京火车站地区综合治理办公室设立的,根本没有经过南京市有关部门批准,显然是乱收费,属于违法行为。

  南京市物价局有关人士表示,设立一个停车场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条件,对外的发票必须是停车场专用发票。在市区道路上设立“收费站”,则必须经省交通厅和省物价局批准;“南京新火车站还在建设中,此前的广场收费标准已被取消。待火车站建成后,所有进入广场的车辆,一律停在广场下面的停车场,并按照新的收费标准收取,目前新的收费标准还没有正式公布。”

  这位人士指出,将派执法人员到现场调查此事。败坏新站整体形象

  据南京新火车站有关人士称,建成后的广场面积在华东地区的火车站中首屈一指。

  这位人士表示,南京新火车站尚未竣工,江苏省和南京市正积极为建成后的火车站广场管辖权归属问题与上海铁路局进行商议,相关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个别部门为了大捞好处,派人擅自在火车站广场南侧的龙蟠路上私设“收费站”,对进入火车站广场的所有车辆进行收费,大肆敛财,很显然属于乱收费行为,败坏了南京新火车站的整体形象,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快报记者薛林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