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22日报系:贫穷就不能办义务教育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11:13 人民网

  人民日报今日谈:小小“提示”益节约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家庭的建设上来。其中,党政机关无疑是关键一环。只有加强机关内部节约、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和公务消费,率先垂范,才能更好地赢得社会公众的信服、支持和响应。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到哪里寻找人生舞台?

  今天,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去建功立业。愿新时代的大学生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谱写绚丽的青春之歌。

  人民日报经济茶座:放心食品的第三条道路

  要让人们吃上放心食品,除了提高广大生产经营者的素质和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外,还有第三条路,即通过经济手段引导生产经营者辨清方向———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人民日报市场漫步:执法要“管”不要“关”

  市场要井然有序、良性发展,离不开“管”。但“管”,决不是“关”。市场经济要求的是市场无阻隔,货物畅其流,竞争公平有序。执法部门呢,理应是保证渠道通畅的守护神!

  人民日报我说品牌:没有特色,何谈名牌

  仅仅有了知名度,在同质化很高的行业内,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让消费者来选择你。要真正发挥名牌效应,特色是不可少的,也就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所有、而其他产品和服务所不具备或无法相比的特点。这特色有时是某种独一无二的技术,有时可能只是一种外观,而在服务行业,往往就是一种有特色的服务。

  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美对伊朗动武虚多实少

  在当下的伊朗核危机中,与欧盟进退维谷、伊朗咄咄逼人的情景相比,美国的看客角色格外引人关注。不过,近日布什发出的动武威吓,更多是一种心理威慑,虚多实少……

  华东新闻华东时评:月饼何以开“天价”

  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的,“天价”月饼这一畸形经济现象尽管市场比重较小,但影响十分恶劣。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公告》来引导生产和消费,既为了规范月饼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样的大局。

  华南新闻言者有意:贫穷就不能办义务教育了?

  是的,我们国家还穷,我们的教育经费远远不足,但是,哈佛的故事告诉我们,物质的东西虽然不可超越,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以苍生为念,以国家为念,对万千学子充满爱,我们就不会认为12年义务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天美国学生在哈佛校园自豪地高喊:“未有美国,先有哈佛”,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们也能在中国的校园高喊:“未有发达的中国,先有发达的义务教育”,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华南新闻一吐为快:突击离婚者羞辱了制度

  突击离婚事件,主要责任在于火线离婚的当事人,和制度无涉。要说羞辱,那也是突击离婚者羞辱了制度,而不是制度羞辱了离婚者。当然,“持离婚证可以上岗”的规定,也应作适当修改。

  华南新闻一家之言:消除“贫困带”需要“大树补偿小草”

  如今,城市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做“孤岛”,认识到“发展周边就是发展自己”,固然是可喜的观念进步。但“首都周边地区大量贫困人口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国际城市形象,也对社会安全造成不稳定因素”之类的文字表述无不透露出浓浓的“城市本位”主义。索取就要补偿。要想真正消除围绕在城市周边的“贫困带”,就必须彻底放下“城市本位”,代之以直面贫困的“穷人关怀”,怀着一颗对恩人的“感恩之心”,完成“大树对小草的补偿”,而不是怜悯与施舍。

  江南时报名笔:“强奸疑案”中的“选择性执法”尴尬了谁

  法律学上有“选择性执法”之说,指执法者对其执法区域内大多数某一类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但执法者如由于某种原因而认为对某些违法者或者所有违法者必须进行处罚时,违法者就必然受到制裁。“选择性执法”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损害了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强奸疑案”中,夜总会有偿陪侍这一环节被忽略,反映的正是“选择性执法”的尴尬。

  江南时报时风:超级女声将形成什么“熵”

  有人惊诧于“选民”们对超女的疯狂与热情,甚至超过了“美国偶像”的“选举”盛况。对此,《今日美国》分析道:“超级女声的参与性很高,这对不进行直接公民投票选举的中国来说,也许天然地具有比同类节目在美国更大的魅力。”政治设计家们应该从中获得某种启示。从延安时期的“黄豆选举”中我们早已领悟到,中国民众从来就不缺乏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而假如这样的热情不能获得健康的宣泄,就必然会增加整个社会的“熵值”,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市场报专家论谈:中国家电:除了降价 还会什么?

  现在看来,许多家电企业在中国市场销售和生产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患上了价格综合征,只要一参与市场竞争,就会想到降价。而动了价格是否能够起到效果,都已经不重要。但是,今后我们的消费者会不断成熟、理性起来,而我们企业的降价也肯定会持续下去。问题是,环境在变,手段却不能一成不变,而对于我们的企业而言,除了降价,还会什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