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说“圈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14:17 中国新闻网

  大千世界,各色人等,“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于是朋党之“圈子”成焉。昔日国民党军队之“黄、陆、浙、一”,就是“圈子”的别称。“黄”,即黄埔军校出身;“浙”,是浙江籍人,“陆”,是陆军大学;“一”,是第一师老干部,而黄埔系就是从第一师发展起来的。总之,与此四字有染者,就和蒋介石有某种联系,均可视为蒋之圈内嫡系,升迁有望焉;而与此四字不沾边者,任你再有才华,贡献再大,也是“后娘养的”,难以立足。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旧时代陈腐的“圈子“风”,并未绝迹。尤其近年来,不知何故,竟在内地愈演愈烈。连堂堂高校这样的高雅所在,也在借校庆、学校更名等名目呼朋引类,联络感情,扎起“圈子”。许多地方还成立半官半民的“校友会”,以巩固此种“圈子联盟”。而出门办事,如果和负责接洽的对方没有一层校友、同学、(部队)战友或老乡的“圈子”关系,即使是公事,也未必能办成。但只要是某个圈内之人,则一拍即合,事半功倍。即使不符合原则的事,这时也可能被人情交易。

  圈子风,在官场中更为普遍,而危害尤甚。不必举例,且看近年来贪官一抓就是一串串、一窝窝,便知端详。在一个部门,不仅是久在官场之人,就是平头百姓,冷眼旁观,亦知某某是谁的圈内之人,于是说话办事,就需把握点分寸,否则,就难免不被排济“下课”。这样的环境,工作效率,做人、做事的原则,当然是谈不上的。悠悠万事,圈子关系为大。谁拎不清这一点,就很难做人。

  我原以为,文人,或者说知识分子,大多高标绝韵、性情率真,是遵循“君子不党”古训的,不会扎堆划圈。后来才知不然。常看某些名人或虽非名人,却常在某些报刊版面上混个脸熟的人之间,往往彼此称兄道弟,便知那并非客气之故,而是实实在在有个“圈子”的。非圈内之人,能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妄称对方为“兄”吗?那就实在有些既不自知亦不自明了。而这些在“圈”之人,又往往握有不大不小的一点实权,互通有无。你是甲报主编,我是乙刊编审,在彼此把持的报刊上发表点文章只是“湿湿碎”。至于正常的争鸣、批评碍于情面,当然也就谈不上了。取而代之的,倒往往是彼此之间的无原则吹捧和阿谀。这种现象在发达地区可能会好一些,但在落后的西部则尤甚。

  敝省,乃西部一不甚发达的省份也,却浪出了一个大作家。这大作家,本来也确实有才华,且成就辉煌。但其形象近十多年来,却硬是被围绕着他身边的一群老乡加帮闲式的文人败坏了。这些人为之操刀树碑立传极尽各种肉麻的吹捧不说,连作家身边的各种琐碎的事情,阿猫阿狗也都能涉笔成文,点石成金。该大腕作家曾被吹捧成类似文坛“皇帝”式的领军人物,于是就马上有人应运而出,专门操刀写他的“后宫生活”。文中极力赞美了大作家夫妻如何天造一双地设一对,顺便也似有意无意地透露出这位作者和作家不同寻常的关系,给人以“我的朋友胡适之”印象,这都也罢。但令人生厌的是文中那股封建社会夫荣妻贵的酸腐气。大作家之妻,本一平常女子也。却被这位文人连同大作家一起颂之歌之,并称之为“这一对著名的夫妻”。夫著名,犹可也,妻“著名”,又著名在何处?居然一度也跟着夫一起在各类报刊上炒得热烘烘闹哄哄。文人之庸俗,文坛之乌烟瘴气,于此可见一斑。可惜没多久,被这些文人吹得如何恩爱如何和谐的“这一对著名夫妻”就分了手,于是夫还继续在著名下去,而妻,从此就“泯然于众人矣”!

  我原不知近年的文人何以如此爱扎“圈子”胡闹,后来一番深思,以为原因不外有二:首先,文人多缺乏独立思想和人格,亦缺乏依凭自身能力奋斗之自信,故常有依附于某个大腕级人物,以谋进身之陋习。这依然是一种奴性的反映。因为既已归附,成为圈内之人,当然就须拿出点实际行动来。但身为文人,别无所长,就只能写些类似帮闲的无聊文字来,结果自降其格。其二,社会风气不佳,缺乏公平竞争的机制则是其最根本之原因。发达国家就很少有这种圈子现象。于是要占高枝,投靠那些树大根深的大腕级人物,依靠圈内人的帮衬,自然就不失为某些文人的一条进身获利之捷径。

  圈子之风日炽,是社会观念倒退的反映。什么时候,当各类圈子一扫而空时,则弊绝风清之日即可待矣!

  来源:香港《大公报》 文/杨建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