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环保狂人”需要得到社会回应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0:12 红网

  王文胜,河南省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致力于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长达8年之久。为此,他一度抵押了自家的房子,自费走遍了全国10多个省和直辖市,做了200多场演讲,收集了3万多册旧的中小学教科书。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让王文胜获得了“环保狂人”的称号,但他也背上了数万元的债务。王文胜满怀困惑:“8年了,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推行竟然还是老样子。”(8月22日新华网)

  看到“狂人”,就会想起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时候,“狂人”是清醒的代称,是世人普遍的麻木、糊涂、昏庸、愚昧对比下的“狂人”,正常的“狂人”在普遍的不正常的“正常人”中间,被视为“疯狂”、“另类”、“出格”、“叛逆”。因此,“狂人”尽管被世人所遗弃和歧视,但其精神却宝贵可嘉。一个社会,如果不能容忍“狂人”,甚至想消灭“狂人”,那社会也缺乏应有的生机活力。显然,需要有一个容忍、尊重“狂人”并不断汲取其清醒知识的社会机制。

  教科书循环使用中可以用几个数据来说明:我国现有中小学生约1.8亿人,按每人每年用20本书计算,1年就要用掉36亿本教科书,每本书按5元计算,教科书循环使用1年就可节约180亿元。从环保角度讲,这些书如果循环使用5年,可以节约1000万吨纸,600万亩的木材,1亿吨水和1000多万吨煤。这些数据,关于循环使用教材的好处,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出版文化部门也好,文化管理部门也好,环保主管部门也好,都比王文胜这样一位普通教师清楚,然而,为什么行政机制中没有应用好的建议呢?这显然与利益有关。君不见,教材腐败何其多,如果使用了循环教材,那么教材编写、出版、发行、采购等有关人员的既得利益就会被触犯,他们显然要阻挠循环教材的推广。

  环保狂人需要得到社会回应,如果得不到社会回应,狂人的惊世之举只能湮没于历史长河和世俗的嘈杂声响之中。环保狂人为了推行教材的循环使用,自费进行宣传演讲并采购大量旧教材,已经极大地影响到他家庭的日常生活,追求理想的行为一旦缺乏物质基础,就会碰得头破血流。环保狂人首先要得到行政回应,当前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正是政府大力提倡的,而教材循环使用正是节约型社会的实际举措,需要自上而下进行推行,从体制机制上给予教材循环使用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破除教材利益链,对于环保狂人的生活难题,政府也应当予以考虑,因为其从事的是公益事业。其次,教材循环使用要得到社会回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要采纳合理建议并争取进入政策操作层面,新闻舆论要给予支持帮助,教师、家长要鼓励孩子使用旧教材。

  社会应当具有这样一个灵活机制,社会要容忍、尊重那些不断产生新想法好想法的“狂人”、“怪士”,而不是打压他们,并且需要有一个从公共到个人的回应机制,甄别并采纳那些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符合长期理性、集体理性的创新理念和做法,这也是创新和理性及其知识在社会传播演化中离不开的通道。

  (稿源:红网)

  (作者:吕明晓)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