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类家庭:让流浪儿童的心灵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5:12 中国青年报

  从“类家庭”到“寄养家庭”

  一年前,8岁女童仁仁,在母亲去世后,被父亲抛弃在四川成都的街头,开始了流浪生涯。后来,她辗转来到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为和心理矫正后,开始进入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家庭”。

  从表面上看,这个“家庭”与其他众多正常家庭一模一样:有爸爸妈妈,有兄弟姐妹,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一起外出游玩。惟一不同的是:家里的爸爸妈妈是救助中心招聘的一对夫妻,家里的孩子是身份各异的流浪儿童,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在郑州,这样的“家庭”有一个独特的名字:“类家庭”。有关专家认为,就像学游泳一定要到游泳池里练习一样,家庭是最适合儿童生存发展的环境,再好的儿童福利机构也不如家庭生活环境———因为家庭化、个别化的教育有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而“类家庭”,这个从2003年开始试验的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项目,目的就是通过营造完全类似家庭的生活氛围,让那些屡送屡返的流浪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今后重返家庭、融入主流社会做准备。

  进入“类家庭”后,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仁仁在流浪期间养成的不良习惯基本消失。几个月前,仁仁又被送入一个真正的家庭接受“家庭寄养”。目前,仁仁和寄养家庭关系融洽,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仁仁将在这个寄养家庭中长期生活,彻底结束她的流浪生活。

  “技能培训”———让孩子自立更生

  和仁仁当初一同进入“类家庭”的,有一个今年15岁的男孩小王。小王曾在社会上流浪数年之久,刚来到“类家庭”时,他整天什么也不干,除了关心自己以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但是几个月后的现在,他不仅成为家庭中一位照顾弟弟妹妹的大哥哥,而且开始在附近的一个技能学校学习美发技术,准备以后自己开一家美发店。

  同“类家庭”一样,“家庭寄养”和“技能培训”,都是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研究项目,以全天候街头救助点、固定救助亭、流动救助车等多种形式,构成了综合性、多功能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目前这个体系被国家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盛赞为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郑州模式”,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介绍推广。

  “爸爸”“妈妈”:让孩子的心灵回家

  今年30多岁的路金伟和妻子,目前是郑州市2号“类家庭”的爸爸妈妈。他们原是许昌一个私立学校的教师,工资待遇并不低。2003年,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面向社会招聘“类家庭”的爸爸妈妈。他就和妻子放弃了原来的工作来到郑州,一干就是两年多。

  “目前救助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许多送回家的孩子不久后又重新出现在街头流浪。除了家庭不容纳的客观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孩子的流浪心理没有得到必要的矫治。”路金伟说,“对于流浪儿童而言,流浪已不单纯是一种行为方式,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观念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思想深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的问题,就必须让流浪儿童的心灵回家,要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自觉地放弃流浪生活,追求新的家庭生活。”

  据郑州市民政局提供的数据,从2003年8月至2004年2月,“类家庭”已接收过62名流浪少年儿童,其中进入过社会办小学学习的有24名,已护送返乡的有45名。中心对从“类家庭”回乡的儿童进行的回访结果显示,其稳定率达到84%。而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中心从1995年4月成立以来,救助的流浪少年儿童已经有9000多名。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