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故事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5:54 人民网-人民日报 |
丹儿 近两年,我开始感觉到父亲渐老了,毕竟再过两年他就是八十岁的人了。每次回去看他,总见他在光线昏暗的小屋里默默地坐着,显得有些落寞。我便随便跟他聊天,比如聊聊他最近看过的电视剧,可他常常是想不起来了。但有时候,别人无意间谈起一个人或什么事,沉默中的父亲会立刻两眼放光,情绪兴奋起来。这时,他常常会说:“这让我想起当年… …”我知道父亲很小就参了军。但对他当年的那些经历我却了解得很少,眼见父亲渐渐衰老,我开始怨悔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有多听他讲讲过去的事情。这两年,他总爱说:“真是老了,记性也差了,但过去的事情一辈子也忘不了。”前几天,我又回去看他,他仍默默地坐在小屋里,电视机开着,正在播一部反映抗战的电视剧,他看着看着便打起了瞌睡。见状,我心里不免隐隐有点伤感。我挨着父亲坐下来:“给我讲讲您小时候经历的最难忘的事吧。”正上大二刚放暑假回来的外甥也凑过来问姥爷:“您亲眼见过跟日本鬼子打仗的场面吗?”父亲挺了挺微驼的身子,凝神想了想,说他忘不了当年打的那一仗。 “那是1939年5月的一天,在河北霸州一个叫八羊庄的村子外,我们的部队跟日本鬼子打了起来。那时我才十一岁,但已当了一年多的兵。那天,我趴在战壕里,看到我们的战士跟鬼子肉搏。唉,那个场面啊,真是一辈子忘不了。”父亲平静了片刻接着讲道:“开始就听见鬼子呀呀地叫,我们的战士也喊,可那声音是嘶哑的,都变调了,怎么说呢,学不上来,就是那种人在拼死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日本鬼子凶着呢,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都有刺刀,可我们好多战士没有刺刀,也没有几颗子弹。鬼子冲上来,战士们急了,那真是不要命了,就拿枪把抡、拿大刀砍、拿石头砸,可鬼子连枪带刺刀比你的长啊,眼瞅着鬼子挑死我们的战士,现在想起来,还是揪心啊。”外甥插嘴说:“姥爷,您讲的怎么跟电影里演的打仗不一样啊?那里面军号一吹,冲啊!鬼子就丢盔弃甲了。”“傻孩子,打仗可不像电影里演的那么轻松呀。”父亲接着讲道,“那次战斗可把我吓蒙了,要说不害怕那是假的。记得有个会武术的战士,连着砍倒了三个鬼子,结果他挨了几枪,却没死,最后突围出来了。那时,重伤号只能进山以后才能治疗。我一看见他伤得那样,就难过得要哭。他忍着伤痛对我说:‘小鬼,别哭,打仗就得死人呀,你长大就知道了。’我问他疼吗,他好像是安慰我,勉强笑了笑说:‘没关系,我好赖够本儿了,我砍倒了他们三个。’我伤心地对他说:‘首长让我们少先队来慰问你,可什么也没有,那———我就给你唱支歌吧!’我忘记当时唱的什么歌了,反正是顺口来的救亡歌曲。唱完后,他说:‘抱歉了,我鼓不了掌了。’然后又说,‘小鬼,过来,给我点支烟吧。’我从他衣兜里掏出一支烟给他点上。他轻轻吸了口说:‘现在我给你表演一个节目吧,名字叫———七孔冒烟。’说着,他猛吸了一口往肚里一咽,立刻,他胸前缠着的绷带下面就真的冒出丝丝的烟来,那是从他身上的枪口冒出来的呀!我憋不住哭了。” “后来,我再没有见过那个负伤的战士,也不知他叫什么。那个时候,眼瞅着死了那么多战士,有多少连名字都没能留下,一想到他们,心里就不好受。”父亲沉默了下来。 听完父亲的忆述,我想,过去常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此刻,我才对这句话有了铭心刻骨的感悟。望着夕阳勾勒出的父亲的侧影———一个清瘦、佝背、发疏、齿脱的小老头儿,想到他也曾经年轻过———十岁当兵,十四岁成为预备党员,挨过炮弹片和子弹,打死过一个日本鬼子,还用刀砍过一个鬼子———他和有着像他一样经历的人如今都老了。但是,他们在祖国遭受不幸的时候,没有苟且安生,或是放下锄头,或是弃笔从戎,或是叛离富裕的家庭,毅然选择了拿起武器,宁肯战死不做亡国奴,他们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是真正有气节有血性的中国人。 这天,父亲还唱了好几首当年唱过的救亡歌曲,“七月骄阳似火烧,日寇进攻卢沟桥,亡我国灭我种,还要杀害我同胞……”“叫老乡,你快把那战场上,快去把兵当,别等着日本鬼子来到咱家乡,老婆孩子遭了殃,你再去把兵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听着他沙哑的嗓音,我心里一阵滚热,对父亲和他那一代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我紧挨着父亲,伴着他默默地坐着,任最后一缕夕阳的余辉从小屋里渐渐隐去。我轻声对父亲说:“以后,我想听您多讲讲那些过去的事情。”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23日 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