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川英子正义的声音(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5: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1912年,绿川英子出生在日本山梨县一个土木工程师家庭。在奈良女子高师读书时,曾参加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九一八事变”。1932年她参加东京左翼世界语组织的活动,回校后被奈良警方逮捕,释放后她毅然退学,去东京发展。 1933年,绿川英子参加了日本无产阶级世界语者同盟,在日本世界语学会找到工作,积极投身世界语活动。1936年初,绿川英子认识了中国爱国留学生刘仁(刘镜环)。反帝反侵略的共同语言很快使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决心去抗日浪潮高涨的上海。1937年1月,刘仁先行到上海,安排妥当,4月绿川英子告别病中扶着门扉相送的妈妈,乘船前往上海。4月19日刘仁到码头迎接。他们与东北作家萧红住在同一屋檐下。绿川英子很快和中国世界语学者叶籁士(在东京已认识)、张企程等取得联系。炎炎夏日中,在要求释放“爱国七君子”、要求抗日的游行队伍中有一个外国人,她就是绿川英子。日本人参加抗日游行,当时在上海也极为罕见。 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1937年7月15日,绿川英子参加了上海世界语协会主持的世界语诞生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各地与会者达300多人。这是一次世界语工作者团结的大会,也是抗议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大会。绿川英子表态抗议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野蛮战争,支持中国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在中日战火炽烈的8月,日本著名杂志《日本评论》发表刘蒙晖译苏醒的报告文学《花儿怎样开?》,作家以大量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罪行,号召中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保卫中国大地。苏醒是中国作家,而译者刘蒙晖就是绿川英子的中文化名,日本人很难猜出是谁。连《日本评论》的主编伏室高信也以为刘蒙晖是中国人。 抗战初期,上海世界语者为向世界宣传中国抗战,倡议创办世界语杂志《中国怒吼》(中国无产阶级世界语者联盟的对外宣传刊物)。绿川英子积极支持,并成为该杂志的编辑。日本侵略军在占领平津之后,8月初将战火燃至上海,日军使用军舰、飞机、重炮猛烈进攻。绿川英子为中国大地颤抖和生灵涂炭而震怒,她在《爱与憎》一文中揭露说:“这座国际城市为烟火所笼罩,到处是一片惊骇恐惧的喊叫声。炮声隆隆,恐惧地划破了中午宁静的空气。一些人,吸完了最后一口气,无声无息了;另一些人,血迹斑斑,满身泥垢,爬行着,作垂死挣扎。……夜里,我为轰炸声所惊醒。两眼再也不愿意闭上,于是我走上了阳台。西北的天空红红的,闪烁着耀眼的亮光。这样的大火1932年也同样燃烧过,如今它不仅威胁着上海和北平、天津,还威胁着唯一拥有几千年文明的整个中国,正是它曾给予日本以巨大的影响。” 10月12日的上海《救亡日报》发表了《爱正义爱祖国者的呼声———一个日本女子的家书》,信中对日本军队的野蛮侵华极为愤怒,对日本军队丧尽天良的种种罪行进行了揭露。这封家书署名的日本人名叫妙子。上海和中国知识分子很快知道了一个日本人在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妙子就是在世界语杂志《中国怒吼》发表文章的绿川英子。 《中国怒吼》成为绿川英子的抗日“根据地”,她以“Μ”署名连续发表《爱与憎》、《中国的胜利是亚洲的曙光》等重要文章。她写道:“现在,如果可能的话,我愿意加入中国军队,因为它为民族解放而战斗,不是反对日本人民,而是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而战斗。”在《中国的胜利是亚洲的曙光》一文里,绿川英子写道:“中国在这次战争中的胜利,不只是中国民族的解放,而是远东被压迫人民(连日本人民也在内)的解放。中国的胜利是全亚洲,甚至全人类的明天的一把钥匙。” 10月27日,日本侵略军付出惨重代价后攻陷上海。同一天绿川英子和刘仁乘坐一条法国轮船,离开上海去香港。同船离开的还有著名作家郭沫若、国民党元老何香凝、爱国七君子之一邹韬奋等。 其后,绿川英子的名字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和日本士兵所熟知。过去她曾报考日本广播电台播音员,因政治审查而未被录取。孰料几年后,她作为国际主义战士,在中国的广播电台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11月绿川英子进入东北解放区,参加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不幸于次年病逝。 国际主义战士绿川英子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23日 第十六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