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欲建宜居山水家园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5:55 北京晨报 |
全区调整经济结构 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核心提示 京西门头沟历来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著名,几十年来为北京的发展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人们在大量使用那里的矿产资源时,也让巍巍群山伤痕累累。最近,门头沟开始实 施一项北京市目前没有先例的大规模系统生态工程。那些屡见不鲜荒芜废弃的矿尝国道旁裸露的河滩以及风景区内惹眼的灰窑,都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规模庞大的生态修复工程将在未来几年彻底改变您曾经所熟知的门头沟的面貌。北京西部山区的发展正发生历史性巨变。试点·潭柘寺镇 修山补山 荒废灰窑变公园 在前往京西古刹潭柘寺的必经之路上有两处山体破坏严重的地段,那里曾经都是废弃的灰窑(即开采和烧制石灰的地方)。 潭柘寺是门头沟最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潭柘寺镇正是因为区域内有这座1600多年历史的古刹而得名。“潭柘寺镇长期以煤炭、石灰等资源型企业作为经济发展支柱,过量开采造成地区山体严重破坏,仅因为采石而被破坏的山体面积就达80多万平方米。特别是那些在公路边的废弃灰窑,山体破坏后还有浮石滚落,给车辆和行人都造成一定威胁。”该镇党委书记刘颖谈到这些环境破坏的问题心情沉重。 2004年,刘颖上任后根据门头沟的规划有了“修山补山”的想法。“我们欠自然的债太多,现在必须动手做一些工作改善这种局面。人们往往感受不到大山受到了伤害。”刘颖说。按照刘颖的设想,仅在千年古刹潭柘寺附近需要修复的山体就有三处,全镇计划进行修复的山体多达20多处。 然而令记者吃惊的是,仅几个月时间,生态修复工程已取得显著效果。今年4月份开工的南辛房东坡山体修复试点工程已经基本结束,与以前乱石岗的景象相比较有天壤之别。就在位于门潭路边南辛房路段这处废弃多年灰窑的原址上,建成了一座1.1万平方米的公园。灰窑的两个部分分别变成了两个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眺望西边天际的“睡佛”景观,曾经烧制石灰石的窑洞被特意保留了下来,灰窑剩下的废矿渣制作假山石,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材料。西面三个月前还充满乱石的荒坡现在已经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非洲菊,那些栽种上的油松、荆条长势旺盛。 离潭柘寺更近的平原村山体修复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70%,部分采石造成的陡峭石壁已经被工人打入锚钉、挂上钢丝网后浇铸上混合泥浆。 南辛房的生态修复工程已初步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新形成的公园将被当地政府筹划建成展览石灰开采、烧制全过程实物的基地。“我们想把那些其他废弃灰窑的设备放置到这里,制作展板,告诉来这里的人们石灰制作的过程,同时通过展示也教育大家无序采矿活动对大自然破坏的严重性。”刘颖说。 行动·被毁山体 系统规划 两年修复国道旁裸山 潭柘寺镇所进行的工作并非是孤立的。“门头沟生态修复规划目前是市科委重要的试点项目,门头沟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全面系统的发展规划。我们不是简单的修山补山,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还将研究提出适合当地的新发展路线。”门头沟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田军表示。 他介绍说,门头沟历史上曾经是北京的主要能源基地,长期的矿业开采使部分地区地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尽管已关闭了大多数采矿场,但失去植被覆盖的废弃矿区严重破坏了整体景观,矿区的矿渣、矿灰成为扬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影响门头沟和北京市的空气质量,雨季有害物质将随着降水下渗,污染地下水源。 田军说,生态修复主要针对的是四个方面的问题。煤矿的开采,造成地下采空面积45平方公里,危害面积达255平方公里;砂石矿的开采,在地表上形成了长约8公里(门头沟段)的大砂石坑,危害面积达4平方公里;矿石的开采(包括灰窑),造成山体裸露面积不断增加,仅潭柘寺一镇就有80多万平方米,大量矿渣和扬尘给本地区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废旧矿山和破坏山体严重威胁区内生态系统正常运转,部分区域出现严重的生态系统退化现象,多样性指数急遽下降。“对废旧矿山和破坏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创建优良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田军向记者透露,门头沟将在年内启动区内108、109国道两旁裸露山体的绿化修复工程。“我们今年将开始实施的‘百里风景线’工程主要是选择在国道两侧的裸露山体种植爬山虎。”他介绍说,他们将引进种植10多种爬山虎,色调主要以红色和紫色为主,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品种,在部分比较高大的峭壁上,技术人员考虑在整个岩壁半腰上栽种,预计两年以后区内两条国道附近碍眼的破败山体将被五彩的爬山虎所覆盖,大范围裸露的山体基本会被消灭。 障碍·资金缺口 12字原则 为多元化融资铺路 在向记者谈及潭柘寺修山补山的庞大工程时,刘颖认为最感棘手的是经费来源。“我希望镇里所有遭破坏的山体全都能恢复原有状态,我们想给子孙后代多留下点东西,但如果靠政府财政投入完成这项工作是不现实的。”他介绍说,目前潭柘寺镇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的两项共两万多平方米的修复工程耗资约210万元,而全镇80万平方米破损山体的修复完成预算则至少需要2000多万元。 “目前这两项工程每平方米造价达到了120元左右,政府财政投入是无法解决资金问题的。”刘颖认为,生态修复问题必须走与经济发展挂钩的道路,他一方面打算利用相关环保组织的基金,另一方面要将生态修复和地区经济结构转变联系在一起考虑。实际上,全区的生态修复工作也面临资金缺口的问题。 区科委副主任田军表示,门头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资金不足应该是一个主要障碍,但是生态修复本身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和观念。环境问题必须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一考虑,我们不会单纯的为修山而修山,必须联系长远的发展战略,例如旅游开发或生态产业的建立。”他说,完成大规模的生态修复规划除了靠国家、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政府拨款外,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门头沟已经提出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资金问题将走多元化的道路。 目标·五大体系 整治矿山 调整经济结构 门头沟区委书记董瑞龙提出,门头沟未来落实区域功能定位,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建设高起点的生态目标体系、建设高品位的生态涵养体系、建设高效益的生态产业体系、建设高标准的生态保护体系、建设高境界的生态文化体系五大体系建设。 他提出,要通过4至10年的努力,通过开展国家生态区、环境优美镇(街道)、生态村(社区)创建活动,分两阶段把门头沟区建成国家生态区。第一阶段(2005年至2008年)重点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使全区50%的村、镇、社区、街道,分别达到生态文明村、环境优美镇、生态社区和环境优美街道考核标准。使全区整体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标准,为实现生态区建设目标奠定坚实基矗第二阶段(2009年到2015年)全面创建国家生态区,使全区80%的村、镇、社区和街道,分别达到生态文明村、环境优美镇、生态社区和环境优美街道考核标准;使全区整体达到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门城新城整体达到国家环境模范城市考核标准。 他表示,截至目前,门头沟总共252个煤窑(矿)已关闭了187个,今年将再关闭20个,到2010年全区内将仅保留10个市级以上的煤矿,非煤矿山目前关闭了70%,今年将再关闭33个,全部39个砂石采矿点目前已经全部关闭。门头沟已开始进一步的经济结构调整。 董瑞龙表示,要大力强化门头沟区都市生态屏障、休闲服务中心、历史文化胜地、循环经济新区和宜居山水家园五个定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记者了解到,门头沟将把坡度在25度以下的浅山区全部用作建设用地,这样原有总共33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扩大到了90平方公里,可开发使用面积扩大了近三倍,大部分新增用地将主要用于建设低密度住宅。 前景·社会意义 积累经验 愿为全国开路 门头沟区内山地占全区面积的98.5%,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温相差11℃,复杂的地貌类型和多样的小气候孕育了优质丰富的生物资源、地质资源等,对于经常遭受不良气候和环境影响的北京城,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田军介绍说,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在国内仍处在探索阶段,不宜盲目追求短期效果,以免造成二次生态破坏。“门头沟的生态修复将会给中国北方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的工作积累重要的经验。”他说,国内缺少深入研究生态修复领域的专家队伍、缺少专业工程技术队伍、缺少一套完整系统性的生态修复评估标准。这三项问题都将在门头沟实施的生态修复规划过程中力争解决,从而为北方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下一步,门头沟将聘请多学科领域专家首先对废弃矿区和山体破坏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获取可靠而详尽的基础数据,摸清更具体的情况。在这之后,根据废弃矿区和山体破坏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位置、修复难易程度、修复的紧迫性及其修复点的示范意义等,对拟实施生态修复的示范工程点按轻重缓急,有重点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与那些立竿见影的工业生产项目相比,生态修复或许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田军说,人们不仅希望2008年奥运会时北京有一个清洁美丽的西部,更希望把这块物产富饶的土地完好地留给后世。 本班撰文 晨报记者 贺岩 本版摄影 晨报记者 蔡代征 ●链接·修复 生态修复四种模式 煤矿矿区:恢复千亩红杏 斋堂镇火村有丰富的煤炭资源。2000年前,当地生态环境盗采煤炭资源的情形非常严重,曾经有400多年历史的千亩红杏园几乎被毁于一旦,山坡上到处都是出煤的小煤熏,附近山体严重破坏,地下水位下降。2000年后,当地开始严厉整治盗采煤炭的行为,并筑起塘坝,开始养山回补地下水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了千亩红杏的种植,投资开发附近的双龙峡景区,山沟里还建起了独特的旅游小火车。生态修复同时解决了当地经济转型的问题。 乱石河滩:垒堰填土复垦 2004年斋堂镇启动了治理河滩的庞大工程。以往镇域内清水河河畔都是乱石滩,当地投资4000多万元对河岸进行整治,垒筑围堰,回填土壤复垦,乱石滩上造出了5000多亩土地。今年以来,这些地方全部种上了核桃树苗,形成了5000多亩的核桃园,几年后有望实现经济效益。 灰窑:建造万米林地 今年1月开始的龙凤岭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目前已通过专家论证。在项目实施前,该地点岩石大面积裸露,影响整体生态景观。该项目通过和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使造林成活率达到了80%,林草覆盖率达到70%,总面积1万平方米,投资66万元,其修复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其配套集成技术将在全国同类型地区进行推广。 生态退化区:开展保护试验 由于每年夏季,灵山景区游客众多,其独特的高山草甸生态环境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退化。景区目前禁止游客骑马上山,并且严格规定了游客上山的路径,科研部门正在灵山部分地区开展高山草甸的保护与恢复试验,工作人员正在培育草种。 ●链接·动态 永定河 三年成为饮用水源 永定河——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从门头沟的腹地群山中穿过,长达100多公里,其流域面积占门头沟总面积的94%。然而,永定河目前水质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削弱,许多地方还出现断流。 从1993年开始,门头沟实施了一批以官厅山峡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涵养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基本控制了面源污染。今年投资1亿多元进行综合治理,使永定河新增年处理污水能力507万吨、垃圾处理能力16万吨。此外,河道沿线还将建起20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以及30个小型垃圾处理设施,改善水质。 6月底,为期3个多月的永定河综合治理工程——三家店至落坡岭水库一期工程收尾竣工。经过清淤治理后的3公里河道两岸砌上了石头,建起了堤埝,河水顺流而下。 据门头沟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通过河道疏浚筑堤埝,即使发生50年一遇的洪水,堤埝也可以保护堤埝外的滩地2562亩。而护滩工程的实施,不但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保证了村庄的防洪安全,给沿岸10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及正常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同时,通过开展综合治理工程,永定河郊野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三处橡胶坝和人工湿地建成后,形成上百亩开阔水面,引来白鹭、水鸟安家;经过污水净化处理,河水恢复了清澈透明,沿岸70多处自然风光点引得游客住步流连。 经水质专家考察研究,永定河水正在变清,三年后将有望重新为京城“解渴”,成为饮用水源。 ●链接·背景 何为国家生态区? 国家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生态市(区)是地市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示范市(区)是其低级阶段。 生态市(区)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他山之石 德国废矿复垦率85% 国外对矿山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十分重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前苏联等国矿山废弃地的复垦率均在50%以上,美国达79.5%,英国达75.8%(露天煤矿),德国(原东德)达85%。 德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采煤国家,以露采为主,德国政府对煤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十分重视,早在1920年就开始对露天煤矿矿区废弃地进行复垦,其发展过程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实验阶段(1920年至1950年),对各种树木在采矿废弃地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选出了赤杨和白杨作为先锋树种;综合种植阶段(1951年至1958年),突出了树种的多样性和树种的混交;分阶段种植阶段(1958年以后),根据不同的采矿废弃地分类种植恢复。
生态修复工程将石灰石采矿点变成了公园,居民乐在其中。小图为南辛房东坡山体修复前的照片。
潭柘寺镇的小城镇建设正在进行中,新建的居民楼漂亮别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