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聆听睿智与深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09:11 解放日报

  亚洲

  的未来,是什么?亚洲的未来,究竟向何处去?亚洲,这个全球最广袤土地、最众多人口的大洲,她的未来,全球极其关注———

  亚洲

  衰,全球衰;亚洲兴,全球兴。

  不同肤色,全球600多家学术机构的1400余名学者,齐聚上海,共话“亚洲的未来”已经3天了。

  这些世界一流的学术精英们,这些时代重大命题的关注与探究者们,睿智深邃,激情碰撞……

  聆听与见证,3天中,记者与这场规模空前的国际学术大会现场“零距离”。

  亚洲政治:“未来20年世界格局的重要棋子”

  阳光下的上海展览中心,空地一片静悄悄,而在东二馆内,3层楼面的22个会场上,济济一堂,肤色各异、服饰缤纷,1400余名学者共话16大领域250个议题……

  “未来数十年,全球发展将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东亚这三个‘安全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说:“不久前,美国学者也预测说,到2015年,世界将出现美国、欧盟、大中华的‘三足鼎立’局面,三方将成为主宰世界前途的力量。”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亚洲的崛起”这一概念就已出炉。

  其时,日本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亚洲四小龙”横空出世,使亚洲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角色亮相于世界政治舞台。无独有偶,也就在此时,美国提出“太平洋世纪”概念,强调亚洲在全球的重要性。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印度发展迅猛,“亚洲的崛起”成为定势。

  但不少与会学者表示,三方之中,北美最为稳定,欧洲发展势头良好,而亚洲,大国云集,包容着所有宗教、所有发展阶段、所有社会矛盾,发展趋势最不确定。所以更要强调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其间,说到中国近来“将起未起”的和平发展,会场内少数学者提出:迄今为止,尚无一国能通过和平途径实现崛起,中国真能做到吗?

  对此,葡萄牙学者德拉·马丁斯列举说:“选择和平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外交政策。从丝绸之路到郑和下西洋,中国向来主张以和为贵的外交政策,即使在具备强大军事力量之时,仍然强调‘富国强兵’、‘能战方能言和’的主旨。”

  中国的和平发展,将会遇到哪些问题?金灿荣称:“除了祖国统一大业外,中国正经历着覆盖13亿人口的巨大规模的高速工业化发展,这完全是史无前例的创新。以前英国的工业化仅覆盖1000万人口,日本的工业化仅覆盖6000万人口,美国的工业化仅覆盖1亿人口。工业化的巨大发展,必将遭遇环境、能源等方面的诸多边界,权衡其中的利弊,将是发展的瓶颈。”

  亚洲经济:一体化亟待更多对话

  这一幕壮观———1400位与会者,同时在展馆底楼大厅就餐,两排长桌上,从牛排到包子,从川味豆花鱼到法国小尼肠、红酒焖鸡球,琳琅满目,食贯中西……

  曾经“四小龙腾飞”辉煌的亚洲经济,今天能像欧盟一样,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提高吗?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高级客座教授黄晓明认为:“广袤的亚洲,经济发展相当不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亚洲经济一体化。可喜的是,去年至今东亚经济一体化已迈出实质性进展。”

  谈到欧盟一体化有何可资借鉴,黄晓明坦言:“欧洲英、法两大国冰释前嫌,使欧盟一体化走向实质。这样的经验,值得亚洲借鉴。只有大国协调了,亚洲地区才能真正趋于成熟,不过当前的问题在于日本过多地卷入美国经济体系之中,不愿回头。此外,多样化的亚洲大多经历过殖民历史,这一共同点将可成为亚洲各国增进认同感的起因。当年的万隆会议,正是利用这根纽带使诸多亚洲国家走到了一起。”

  “中国近年已认识到区域合作的价值,并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表示,相信随着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将会带给世界更多的惊喜。

  亚洲文化:数千年来血脉相连

  一把胡子,说话爱眨眼,加上学术的独到,德国学者卜松山总让人会心一笑……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中心主任许明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中国正与邻国一道,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新辉煌。

  不过,目前亚洲文化的“西方化”倾向突出。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卜松山教授直言不讳:“‘西方化’本质是美国化,全球化并非‘西方化’,亚洲文化真正实现崛起,必须在西方文化扩张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亚洲

  文化如何崛起?关键在于深入开掘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内核。台湾佛光大学黄维睴教授认为:“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这是亚洲国家共同的文化使命。”许明表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深入探究它的精髓与内核,使它成为支撑日常生活和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

  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亚洲各国彼此间文化的认同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靳大成提醒:“与邻相慕、彼此理解,这应该成为亚洲邻居间必修的文化功课。”回望历史,汉代文化交流、佛教的东进和北上、大唐西域往来,这种亚洲各地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崛起的例子并不鲜见。“亚洲文明,数千年来血脉相连,我们文化相似、痛苦一致,时至今日依然需要‘共鸣’。”

  因此,在21世纪亚洲的崛起中,交融、包含、宽容、对话的精神内核,必然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文化精神。靳大成说:“今天,我们仍然要抓住传统文化这条‘根’,满怀华夏文明海纳百川的气魄,与亚洲各国一道,诚意对话,博大相容,共建亚洲的未来。”

  亚洲社会:共对城市化浪潮汹涌

  国际性的大会,满堂发言英语声,于是便有了这样一个大胆开场白:“我先用可能是不太标准的英文讲一遍,再用标准的中文讲一遍……”

  亚洲

  的崛起,城市社会化进程同样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话题。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梁元生教授说:“目前亚洲的城市建设,就值得研究。比如上海与香港,就有不一样的发展。在城市实力方面,上海软硬兼具,既有重工业、钢铁、汽车制造业这些工业,又是东西交流、人才汇聚的高地;而香港,更突出是人才培训之类的软实力。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程,都要因地制宜求发展。”

  城乡流动大潮,是中国和亚洲城市化进程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和现象。尽管存在众多移民“后遗症”,但是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认为,还是应该多想些办法,去积极应对。“例如,增加务工人员进城前的培训,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条件,改善农村经济社会状况等。”

  关信平指出,我国的社会发展问题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都不相同。“发达国家是‘富裕中的贫困’,发展中国家是‘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贫困’,我们则是‘转型期的贫困’。因此,我们的社会发展更应放在这一特殊背景下考虑,明天就一定会更好。”

  (集成:郭泉真)

  亚洲

  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国家49个,人口36亿,占全球人口的60%以上,是全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在全球各大洲中,亚洲地形最为复杂,地势也最高,陆地平均海拔950米,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构建和谐亚洲

  ———本报专访大会承办方负责人

  大会间隙,记者专访了会议承办方上海社科院的相关负责人。

  记者:大会的主题是“亚洲的未来”,这对于世界的未来将有怎样独特的影响?

  王荣华(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本次大会上海组委会主席):“亚洲的未来”,在可预见的时间段内,就是21世纪的亚洲崛起。亚洲拥有世界上最众多的人口,在面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实现着现代化的深刻变迁;亚洲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各种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流动,资本、技术、知识、人力、产品和服务在亚洲聚集和重组……这些,都牵动着全球思想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战略家们的思绪,并使亚洲的未来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思考课题。21世纪,亚洲的自我变革和复兴所焕发的活力,正在转化为人类进步的强大动力。

  记者:上千学者与会,200多个议题,学术研究也讲集聚效应?

  黄仁伟(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本次大会上海组委会秘书长):聚集往往能导致信息在短时间内的迅速叠加与延伸。这次大会,来自世界各地研究机构的上千名学者参与,发展中国家比例达到空前的50%,通过这种大规模、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学者不仅能够追踪到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可直接提高自身的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能力,在国际交往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主动的“话语权”。

  记者:打造亚洲美好未来,我们的底气何在?

  黄仁伟:现代化进程中,亚洲分享着共同的发展优势。一是人力资源的优势。亚洲占据世界总人口一半以上,正在并将继续影响着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变迁;二是制度建设的优势。在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积淀下,亚洲呈现出渐进式的制度变革,并逐渐形成地区合作机制,推动自身的发展;三是强大的发展势头。近几年,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吸引着国际上各种各样市场要素向亚洲聚集。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至于如何正视不足,我想,转化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构建更加公平开放的地区合作机制,将是进一步推进亚洲现代化发展的着力点。

  记者:首先从认识上,我们应如何去谋求亚洲美好的未来?

  王荣华:世界总是存在着“异”和“同”。“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思辨方式,也是亚洲谋求美好未来的思维方法。历史留给亚洲的是更加多样的文明,亚洲各国带着自己的历史特征走进国际社会。因此,亚洲的现代化模式是多样的,亚洲的未来,将充分体现多元模式、多样文化、多极格局,睦邻友好与和谐。

  夏斌 本报记者 顾泳 李小佳 刘旻实习生 王颖蓓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8621)63521111转网络部传真:63515783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