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珠海特区25年系列专稿:珠海,将开放进行到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3日17:30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消息(驻珠海记者梁卫浩):一个核心数字显示出珠海25年来所发生的巨变:珠海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934万美元,猛增到2004年的218亿美元,增长了200多倍。

  25年在珠海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在珠海这块土地上结出的硕果。

  25年前的珠海是什么样子?一位珠海的老领导是这样描述的“这是一个偏僻小镇。”“下午5点钟到县城香洲,街上的店铺就已关门,找不到饭吃……”

  25年后,珠海已经成为南中国的一个花园式海滨城市,成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庶、社会稳定和谐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对外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珠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2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25年在珠海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对外开放”的伟大创举在珠海这块土地上结出的硕果。

  外向型经济成“助推器”

  建立特区前,珠海市的外经贸几乎是一片空白,1979年外贸出口仅93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8万美元,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农副产品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6.3%。特区成立后,国家赋予珠海进出口审批权,进口经营权逐步扩大,恢复和发展了与澳门的边境小额贸易、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934万美元,猛增到2000年的91.64亿美元,2004年达到218亿美元。

  1978年珠海县香洲毛纺厂与澳门纺织品公司签订了广东省第一个“三来一补”项目。随着特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外合作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等“三资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珠海市的实际利用外资从1980年的1575万美元猛增到2000年的10.12亿美元,此后一直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而境外投资者从最初的港澳地区,发展到世界各大洲。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余家投资珠海。

  引进外资,成为特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驱动轮”。

  为内地企业敞开一扇窗

  对外开放初结硕果,使珠海特区具备了与内地无以伦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内地企业开始把特区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产品走出国门的“窗口”和“桥梁”,借“船”出海,“横向联合”成为特区发展的另一个“轮子”。

  1983年前,珠海市仅有内联企业6家,到了2004年,全市内资企业共有24713家,占全市企业户数的88.83%;内资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全市的60%、直接税收占全市的54%。至2005年4月的统计,重点在建工业项目投资超过150亿元人民币和近4亿美元。如广珠电厂、格力电器、大显电子工业园等的大项目。

  不断创新把开放进行到底

  25年,珠海不仅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在锐意进取、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中,在政策和体制上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进行不懈的探索。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一系列特区优惠政策的出台,到中国全面改革开放后特区的优势从政策优势向区位优势、特色优势、比较优势的转变,珠海,在坚持对外开放的道路上稳步向前。

  近年来珠海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珠海九洲港国际货柜码头、珠海港一批油汽及散货码头、珠海发电厂等一批桥梁、码头、道路、港口以及供电、供水、通讯设施项目,同时港珠澳大桥、江珠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珠海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硬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目前,珠澳跨境工业区的建设、CEPA的实施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展开,正在成为珠海对内对外开放新的平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桥梁”,珠海的对外开放也必将随之进入一个新的纪元。25年的开放历程让珠海人坚定了一个信念——珠海,要把开放进行到底!(来源:国际在线)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