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诸暨:疏堵有度拓天地(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2:20 人民网-华东新闻

  编者按:一个人口和资源小省,经济总量居全国四强,城镇和农民人均收入列各省区之首,浙江各地近2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被归功于政府“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让民营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如今,浙江正面临新的经济发展课题:资源瓶颈阻碍了粗放发展的道路,宏观调控抑制了无序扩张的趋势。“阵痛”之下,何去何从?新形势下,浙江许多地方正积极引导和规范经济走向,争取逆境中取胜。绍兴市的诸暨和宁波市的余姚两地基层政府的作为,证明了政府的“无为”中,也充分蕴涵着一番“有为”的必要性。

  尴尬:生产者缺电,招商者缺地

  浙江经济的特色———块状经济,在诸暨有最明显的体现,十大块状经济曾推动诸暨经济快速发展。但现在,这种发展遇到了诸多桎梏。

  量的扩张带来了土地、能源及水的全面告急;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下游的产品不涨反跌,不少产业区块赢利能力越来越低;国外反倾销事件不断升级,给产品出口蒙上了阴影。生产者缺电,建设者缺钱,招商者缺地。诸暨的块状经济遭遇尴尬。

  诸暨面临的困难,是浙江整体情况的一个缩影。

  块状经济遵循的是用无限扩大产能来追求绝对利润的赢利模式。这使得浙江企业长期专注于劳动、资源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制造业总体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价值链低端。去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仅占工业总产值的8.1%,比全国平均低6.4个百分点。

  为何出现这种状况?块状经济由民间自发生成,其基础构成就是大量参与协作的中小企业。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局限性———众多小企业缺乏长远目光,不主动进行产业升级,不注重研发和自有品牌打造。即便有了转型动向,速度也跟不上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

  发展瓶颈当前,突破口在哪里?政府作为被提上了日程。“即使没有宏观调控,资源要素的匮乏和粗放经营的窘境也逼着我们必须加强政府作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诸暨市委书记陈长兴说。

  特殊形势下,政府必须介入引导。“这种介入,并非针对某一个或者某一类企业,而是引导整个产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在制度确立、政策引导、产业规划上做文章。”诸暨市市长张仲灿说。

  如何加强政府作为?诸暨的做法是:“疏”、“堵”有度。

  疏导:一手抓块状经济升级,一手抓规模企业培育

  从过去以专注服务、提高政府效能为主,到现在主抓经济质量,推动良性发展,诸暨市各级政府正悄然出现一系列转变。

  为提升块状经济整体质量,诸暨采取了3条措施:制定产业导向,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品牌。

  政策是导向。去年起,诸暨市出台一系列政策,规范和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政府引导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科创中心,加强与科研机关合作。

  在块状经济发展中,龙头企业对开拓市场、创建品牌、创新技术作用不凡。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给“一盘散沙”的块状经济安上“宝塔尖”,成为诸暨政府的主抓手。

  诸暨对龙头企业的“偏爱”有目共睹:有嘉奖,每年初表彰贡献突出的大企业,发放奖金;有培训,围绕企业需求不定期办班,请专家上课为企业开拓思路;有待遇,邀龙头企业代表参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会议,及时了解政策动向;有政策,给予龙头企业税收、银行信贷等方面的优惠,为其增强实力、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培育的效果显而易见:1998年,诸暨规模企业销售过亿元仅18家。到2004年,已经达到86家,其中过10亿元8家,过40亿元2家。

  政府重点推出的品牌打造战略效果明显。大唐镇从政府到企业,3年来每年投入1000万元打品牌。大唐袜子过去全部代加工,没有一个本地品牌,现在已有一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省、市级著名商标。如今,诸暨已拥有中国名牌7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45个、省级名牌46个,在浙江的县级市里排名第一。

  加强对成长型企业、潜力型块状经济的扶持力度,是诸暨政府部门的另一个主抓手。

  诸暨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杨元清介绍,去年他们局主持了两件大事,一是促进绣花机电脑集成板成功研发,对绣花机产业提升起到了直接作用。二是对新兴的轴瓦生产块状经济进行研发升级。目前诸暨非标型轴瓦生产已占全国总量的70%,政府要推动这个产业从一开始就走上高科技之路。

  对宏观调控带来的现实影响,诸暨灵活应对:土地挖潜,资金投入,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该市工业用电同比增长30%,用电量增幅居绍兴市第一,就是去年工业技改投入80亿元的结果。

  堵塞:抑制粗放经营,有效配置资源

  店口镇规划了一批建设用地,企业闻讯后纷纷来“抢”。但镇党委、镇政府明确提出:一律向优势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倾斜。一些技术含量低、发展后劲不足的小企业只好知难而退。

  店口镇党委书记徐国龙说,在过去,政府偏重于对企业“放任”,不管什么项目都鼓励上,也不管是否符合产业导向。而现在,土地这么紧张,肯定是对优质企业优先,以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换代。

  资源的紧缺让诸暨市政府感到,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头口号,而是一条必经之路。新形势下,政府的作为也必须体现在“堵”上,对粗放型增长方式说“不”,把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优质企业,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为此,掌握审批权的各部门纷纷严格把关,如环保局抬高门槛严把关,对污染重的印染、漂洗等企业一律不批。

  市经贸局局长钱灿苗介绍说,虽然近两年水泥行业火热,市里仍对传统的水泥立窑制定了拆除计划,每拆除一台市里补贴25万—30万元。现在拆了23台水泥立窑,腾出1000多亩宝贵的土地,而诸暨全市只有2000多亩工业用地指标。

  上半年,诸暨市的经济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实现生产总值152亿元,同比增14.7%;财政收入同比增19.9%;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1%;自营出口同比增79%,增幅居绍兴市第一;实际利用外资位居全省第四、绍兴市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13.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10.4%。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诸暨用脚踏实地的做法,走出了一条有实效的政府引导之路。

  《华东新闻》 (2005年08月24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顾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