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京:六朝古都,三面和风(城市文明⑤)(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2:21 人民网-华东新闻
南京:六朝古都,三面和风(城市文明⑤)(组图)
南京城区新貌

  乘车穿行于南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绿色掩映中的古朴建筑,与色彩鲜艳的公益广告相得益彰。这座城市给记者感受最深刻的,正是六朝古都的凝重厚实和现代城市的轻快盈动,以及迎面而来的文明气息。正如当地一些干部群众所说,南京的特色就在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齐头并进。这三面而来的文明之风,和风煦煦,催人奋进。

  物质文明承山水城林之风

  彰显古都特色与现代风采

  8月的一场小雨,让南京街头的林阴道更加郁郁葱葱。今日的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12平方米,在全国直辖市、省会城市中处于领先行列。南京自古有“山水城林”的说法,“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日常生活。

  绿色南京是政府绿化工程的目标,也是市民共同参与的行动。2003年至2004年,南京市新增造林面积47万亩,是前16年的总和,今年上半年又新增造林面积15.4万亩。市民绿化活动是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重要形式,组织者把义务植树的计划和集合时间地点提前在媒体上公布,市民自愿参加,植树当天准备的车辆、工具和树苗总是“供不应求”。新建高速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就是在市民的热情参与下迅速穿上了绿装。

  南京各城区都根据历史文化和发展优势各有特色。大市场多的下关区倡导“创业”,以商业为重的白下区倡导“诚信”,“文化鼓楼”、“学习型玄武”、“生态雨花”、“人文秦淮”……在南京“一城三区”的大棋盘上,每个城区各有千秋。

  注重城区特色和保持城市特色,是南京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面对近2500年的建城史和遍布城市的文物古迹,南京市始终注重古都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为了保护南京生态和文化意义上的母亲河———秦淮河,自2002年以来该市投入了30亿元;为了保护中国古代城垣史上的典范———明城墙,南京已经投入20亿元;为了综合整修“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南京4年内要投入39亿元……如今,走在明城墙上,不由想到600年前修建者的汗水涟涟;漫步于秦淮河畔,宛若感受到数百年前的别样繁华。

  2001年至2004年,南京市人均GDP年均增长12.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9%。为了把经济的增长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福利,市政府出资2000万元购买了3000个保洁员岗位,彻底解决了小街小巷的保洁问题。遍布城区的众多公益广告,更是让“文明”、“绿”和“美”成为城市面貌的关键词。

  政治文明树民主互动之风

  建服务型政府法治化社会

  工人新村是南京鼓楼区中央门街道的一个普通社区。今年6月,在社区居委会的一间会议室里,曾热烈地讨论过关于小区内汽车、自行车进出停放无序的问题,“物业管理重收费轻管理”、“物业有问题有难处,我们群众难道就没有问题”……观点的交锋、事实的碰撞,使得各方认同的最合适解决方案出台。

  居委会楼下的“议事箱”正在收集下一场议事会的议题,旁边的“议事栏”公告着上一次“议事园”讨论形成的决议。位于社区边缘的一块空地,居委会原想建个车棚,经“社区议事园”讨论决定建一个集锻炼、休闲为一体的绿地。讨论议题大至社区建设,小至宠物管理,从2002年底开始成形的“社区议事园”社区自我管理新形式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居委会主任谷宁丽说,“老百姓看到‘议事园’的确能解决一些问题,参与的热情越来越大,我们也希望工作通过‘议事园’的讨论获得居民们的理解和支持。”现在,“议事园”已经以各种形式在南京各区推广,也许名字不同,但民主参与、自我管理的实质都一样。

  社区自主管理,政府改进服务。下关区热河南路92号,是全国第一个“政务超市”,服务项目有50多项,仅“求职”一项每天就接待二三十人。2000年10月开办的这个“政务超市”,面向社区居民和驻地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一般事务保证一次一处办理完成,避免群众跑“冤枉路”。“政务超市”这种服务模式,已经在南京各区广泛推广。

  管理是否高效,服务是否到位,政府的工作离不开市民的评判。在南京,百姓倾诉有“市民论坛”,市民评判有年终“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从2001年起,南京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和市民对90多个机关开展评议,并实行末位警示、淘汰制度。4年来,机制一次次改进,评议对象范围不断扩大,评议参与者的选取更加科学,评议结果的分析也更全面。每年春节过后公布的评议结果,都是南京市民和政府机关讨论的热门话题,约束效应能持续一整年。如今,南京市机关作风满意和比较满意率已从第一次评议的89%上升到98.6%。

  精神文明倡纯朴博爱之风

  凝聚城市精神与市民素质

  在南京,有“厚德载物、同进文明”的城市精神和“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市民精神。城市的整体文明和市民个人文明又有着“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在南京采访的两天里,每一个繁忙的街头都可以看到穿着红马甲拿着小红旗的交通文明劝导员,与很多城市的“交通协管员”不同,在南京,3000个参与“市民劝导”活动的服务人员全部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志愿者。除了增强高峰时段维护交通秩序的管理力量,更重要的是让志愿“上岗”的4万多市民通过亲身参与管理,把交通文明的理念化为自觉行动,影响身边的人。

  除了“市民劝导”,南京还有为市民开办免费讲座的“市民学堂”,组织教师、劳模、外来工免费参观城市建设发展的“市民参观”,邀请各界群众欣赏文艺精品的“市民欣赏”……一系列以市民为参与主体的文明创建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生活,提高了市民的素质。

  2003年春节,南京为了在市民中间弘扬“博爱”的社会风气,开展了“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爱心不分大小”,做了好事就能获一束鲜花。活动计划一公布,热线电话就响个不停,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按照电话记录一个个地上门送花。一个多月里,花店优惠供应1万多束鲜花,企业免费提供贴上红色标志的献花车辆,为南京城增添了喜庆气氛,更增添了南京人心中的暖意。

  近年来,南京市涌现出“平民英雄”周光裕、“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张思德式”的好职工刘宏林等一批感动南京的优秀英雄楷模。今年推出的每月一批的“十位市民楷模”评选活动,至今已评选出“十佳志愿者”、“十佳劳模”、“十佳社区工作者”等先进典型,成为群众身边可敬可亲可学的市民精神代言人。

  个人是市民,企业也是“市民”,参与南京精神文明建设,企业争先恐后。南京长途汽车总站的“爱心始发站”是南京十大服务品牌之一,曾经在全国首家推出电脑联网购票。车站推出“李瑞服务法”,突出对旅客细节之处的“爱心”:创立爱心基金帮助无钱归家的人,准备担架轮椅服务有需要的旅客……车站的全国劳模李瑞说,“李瑞服务法”虽然是用她的名字命名的,却是车站几十年以爱心服务旅客的经验总结。两个飞驰的车轮变幻出一颗“爱心”的图标,既是“爱心始发站”的标志,更是市民精神在南京众多企业中的体现。

  (本文照片由南京文明办提供)

  《华东新闻》 (2005年08月24日 第二版)
南京:六朝古都,三面和风(城市文明⑤)(组图)
南京市民和中小学生参加“市民论坛”。

  作者:本报记者 余荣华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