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皮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4:4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如果要选举简约生活的象征物,我会推举敝国古老的包袱皮。没有使用过包袱的我,却对包袱一直存怀恋之情。大概因为从小在戏曲舞台上看到千里迢迢进京赴试的书生,背上只有一个包袱和一把油纸伞而已,细软盘缠系在身,轻装上路,舞台形象说有多潇洒就有多潇洒呢。富有乡土色彩的包袱,在今天的农村里还未完全消失,就是因为它简便而实在。裹起来作为提包,斜挂背上、肩头或挽在手里,灵活的两个结,收纳在包里的可大可小,可软可硬;包袱皮摊开来,披在头上肩上,可一时三刻挡挡风寒烈日和微雨。一位朋友是个用包袱 的人,把裱好的一轴轴书画以一块防水绢卷裹起,挂在肩头,游走于市衢,看他的顺当利落,感到此包袱比什么袋子都保险。一张四方形的薄薄包袱皮,变化多端,充当了如今我们堆塞一柜子的背囊、腰包、手提包、行李箱,甚至是购物袋。但包袱终究被各式袋子所取代了,它虽然灵活,却因没有技术的文明,不如袋子那么时尚合度、严谨好用。但包袱标举的是简约风格。 想起包袱皮,是因那些大包小袋的垃圾。处理家里的垃圾时,惊诧每日竟然制造出这许多垃圾来。垃圾的成分中,以包装废料为最,尤其现时的独立包装,一块饼干一个胶袋,连同盒子,里外三层,好一副把消费者关怀得无复关怀的样子。于是想起了早年贫乏的日子,那时的垃圾少。每天下午四时左右,市政厅的清洁工人挑着箩筐来收集垃圾,家家户户把垃圾倾倒在箩筐里。可倒的垃圾并不多,废纸张留下生柴炉,菜屑残羹有自家的馊水桶收集,让养猪户挑了去煮猪食。雨伞破了,有修理洋伞的人续伞骨;瓦煲、铜缸、木盆、木桶、风炉、铁镬,无不可以通过工匠的独门手艺修残补缺的,人们不会随便丢弃一件可用之物。没带菜篮子上市场的主妇,卖菜卖肉的用咸水草把东西扎起让她提着。因为贫乏,所以惜物;因为惜物,并无大坏环境。在物质文明的当下,我们要简约但不是简陋,这条路怎么走才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24日 第七版) 作者:林中英(澳门) |